俄媒, 要是中国打仗,会有很多国家对付中国,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可以不用怕了,只有动武力,把对手彻底打疼的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才能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最近俄罗斯几家媒体的说法挺受关注,像《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里杜斯》网站都聊到了中国打仗可能面临的局面,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扎伊采夫教授也跟着分析了几句。 这些声音凑到一块,核心意思很明确:真要是开打,中国恐怕得面对一群对手,但光有航母导弹不够,得把对手彻底打疼,才能谈得上尊重与和平。 先说说他们提到的“多国对付中国”是怎么回事,卫星通讯社2023年6月就发过报道,说中国科学家在《中国舰船研究》上做过模拟,一旦全面战争爆发,会有个叫“蓝盟”的联盟围攻过来。 这联盟听着神秘,其实看细节就清楚了,舰队里有美国标志性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打法全是美军套路,明眼人都知道是美国拉着欧洲盟友和亚太的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凑的局。 模拟里还说,冲突升级到最高级时,解放军的驱逐舰得硬扛11枚导弹加3枚鱼雷,通信干扰比自家信号强30倍,场面确实够紧张。 那为啥说光有航母导弹不够? 俄媒拿俄乌冲突举了例子,俄罗斯的坦克战机不算差,但美国拉着盟友搞制裁,把俄踢出SWIFT系统,冻结资产,这比战场上的炮火还难受。 扎伊采夫也说,美国的优势是体系化作战,300多个海外基地和盟友网络不是闹着玩的,但他们话锋一转,又说对付这种局面,就得下狠手打疼对手。 这道理其实不复杂,蓝盟看着人多,可内里漏洞不少。 德国军费缩水到500亿欧元都不到,还不如波兰,美国造船厂开工率低,高超音速武器项目拖拖拉拉。 上次亚太军演,西班牙居然派了艘木帆船来凑数,盟友的真心程度可想而知。 反观中国造舰能力是美国的230倍,航母驱逐舰下水跟下饺子似的,五大战区各守一方,东部防海上、西部守高原,岸防导弹摆得跟刺猬似的。 民间动员更是厉害,48小时就能把10万架民用无人机改成军用,工厂转产速度快得惊人。 说白了,俄媒想讲的是,现代战争拼的不只是武器,更是让对手付出代价的能力,你要是打不疼他们,他们就会仗着人多搞围堵、玩制裁,可一旦让他们看到联盟扛不住,比如打垮核心战力、瘫痪其后勤,那些凑数的盟友自然会散。 俄乌冲突里俄罗斯要是早把西方军援通道掐死,也不会被动那么久,所以他们的逻辑很清晰,多国围攻是可能的,但联盟本就松散。 只要中国能集中力量打疼对手的关键环节,打破他们的围堵体系,剩下的自然迎刃而解。 和平从来不是求来的,得让对手知道惹不起,这才是真正的尊重来源。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