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荷兰的电话来了,因为欧洲急了。安世半导体的事情导致中荷激烈冲突,而欧洲汽车业严重

荷兰的电话来了,因为欧洲急了。安世半导体的事情导致中荷激烈冲突,而欧洲汽车业严重依赖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供应,这一供应链面临被摧毁的危险。 简单说,就是荷兰这次搬起石头砸了欧洲的脚。 事情得从上个月说起,美国那边搞了个所谓的“穿透规则”,逼着荷兰动手。荷兰政府就借着“国家安全”的由头,突然接管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不仅冻结资产,还把中国籍的高管给停职了,连公司的重大决策都得他们批准,说白了就是直接插手企业经营,这完全不讲道理,也不遵守市场规矩。 商务部都明确说了,这就是美国在背后使坏,荷兰跟着起哄,严重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稳定。 可能有人不知道安世半导体是干啥的,其实它生产的不是那种高精尖的芯片,就是汽车上最常用的二极管、MOSFET这些基础元器件,别看单价连5毛钱欧元都不到,但汽车上哪儿都离不开。 传统燃油车一辆得用六七百颗,电动车更是要一千六百多颗,智能车能突破三千颗,从车窗升降到电池管理,缺一颗都不行。 而且安世在这行地位特别稳,全球小信号二极管出货量第一,光欧洲车规级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都是它的,大众、宝马、奔驰这些德系车企根本离不开它。 更关键的是,安世70%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的工厂更是承担了全球70%的最终产品封装和出货。 荷兰这边一搞事,中方肯定得反制,国庆后东莞工厂就开始限制出货了,这一下直接戳中了欧洲车企的命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都急疯了,说大众、宝马、奔驰现在连替代方案都没有,好多工厂的库存只够撑七八天,产线都开始“小时级”应急调度了,真是多一天都熬不住。 你想想,欧洲汽车业是他们的经济支柱啊,德国多少人靠汽车业吃饭,安世一年给欧洲汽车业供630亿个零部件,现在供应一卡壳,整个产业链都得停。 大众已经发公告了,下周起沃尔夫斯堡工厂的高尔夫和途观都要停产,就因为缺那几颗便宜芯片,价值上亿的产线就得摆着生锈。 博世、大陆集团这些零部件巨头也慌了,他们的电子系统、制动系统都用安世的芯片,现在只能限制生产,下游车企更是拿不到零件,新车都没法组装。 可能有人会说,换个供应商不就行了?真没那么简单,车规级芯片不是随便换的,认证导入就得一两年,就算有能替代的产品,定制开发和测试也得花大功夫,短期内根本接不上这么大的量。 国内虽然有厂商能做出对标产品,可产能再大,出货受限也没用,东莞工厂里货柜堆得满满的,就是发不出去。 欧盟现在想启动《欧洲芯片法案》的危机条款,把成员国仓库里的芯片集中起来给车企,可这都是拆东墙补西墙,撑不了多久。 荷兰当初干这事儿的时候,肯定没好好想后果,安世被中资收购这几年,经营得好好的,给荷兰缴了1.3亿欧元的税,还雇了几千当地人,哪来的“安全威胁”?说白了就是被美国架着走,想用冷战时期的老法律干预企业,结果把欧洲汽车业拖进了泥潭。 现在好了,欧洲车企天天骂荷兰,德国都想自己单独找中国谈了,荷兰经济大臣赶紧主动求见中方,说要商量解决办法,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商务部早就把话说透了,美方是始作俑者,荷兰跟着瞎掺和,既违反契约精神,又损害自己的营商环境,纯属害人害己。 现在全球供应链都是连在一起的,安世的芯片不仅欧洲要,美国车企也依赖,美国汽车创新联盟都公开呼吁恢复供应,怕自己的工厂也停产。 这就看出门道了,谁想搞供应链脱钩,最后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荷兰现在急着打电话求和,就是看清了形势。 再闹下去,欧洲汽车业得遭受疫情以来最严重的打击,荷兰自己的信誉也得破产,以后谁还敢去他们那投资?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好好的生意不做,非要跟着别人搞政治操弄,现在把欧洲盟友坑惨了,自己也得低头找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荷兰称将与中方化解安世僵局》 中华网《专家:荷兰转向主动配合美对华行动 半导体争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