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裁员 9000 人卖公司,也不将技术转让给中国。 这话可不

绝不向中国低头?宁愿裁员 9000 人卖公司,也不将技术转让给中国。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英国罗尔斯·罗伊斯这家百年航空发动机巨头,就真这么硬气过。作为和美国GE、普惠齐名的行业大佬,罗罗从1906年成立起就攥着航空发动机的核心密码,波音、空客的不少飞机都靠它的发动机飞上天,说它是航空界的"动力心脏供应商"一点不夸张。 2020年疫情一来,全球航空业直接停摆,航班量跌了九成,机场里的飞机一排排停着"吃灰",罗罗的日子瞬间塌了。这公司靠飞机飞行小时收费吃饭,飞机不飞,收入就断了线,当年直接亏了54亿英镑,比2019年的盈利差了十万八千里,负债堆得像山一样。 就在这节骨眼上,中国主动抛了橄榄枝:不仅愿意真金白银投资帮它渡难关,还答应开放庞大的民航市场订单,甚至提议一起建研发中心,联手攻克发动机材料那些耐高温、轻量化的难题。按说这简直是雪中送炭,换别家早点头了,可罗罗偏不接这茬。 它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核心技术不能丢。航空发动机里的单晶叶片是关键,这玩意儿直接决定发动机性能,还有燃烧室设计、发动机控制系统这些"命根子",一旦泄露,怕被逆向破解,自己的竞争壁垒就没了。其实早在2005年中国第一次提合作时,它就拿知识产权当借口拒了,这次就算快破产,还是咬着牙不松口。 拒绝的后果来得又快又狠。罗罗二话不说把裁员的刀挥向了9000名员工,英国本土就裁了6000人,德比郡的工厂产能从八成五掉到四成,生产线冷冷清清。股价更惨,直接跌了60%,英国工会闹翻天,指责它为了护技术,把工人的饭碗当牺牲品。 可它守着的技术壁垒,并没变成救命符。这几年中国没指望别人,闷头搞自主研发,涡扇-15发动机一步步突破,在材料和控制系统上不断精进,慢慢缩小了和西方的差距。反观罗罗,日子并没好转,只能靠变卖资产苟着。 直到2023年,这硬气了十几年的巨头终于服软了,和中国国航合开了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各占一半股份。这时候再回头看当初的决定,多少有点讽刺——要是早松口,既不用裁掉那么多员工,也能搭上中国市场的快车,何至于把自己逼到摇摇欲坠的地步。 现在再聊这事儿,挺耐人寻味的。罗罗以为攥紧技术就能保住地位,却忘了市场和时机不等人。中国从来不是非要靠谁的技术才能发展,你不松手,大不了自己造。反倒它自己,握着技术壁垒当护身符,反倒把自己逼到墙角。 说白了,时代早变了,还抱着"技术垄断吃一辈子"的老观念,迟早要碰壁。罗罗这波操作,算是给所有攥着技术不放的老牌企业提了个醒:与其硬扛着拒人千里,不如顺势而为搞合作,不然最后亏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