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炸了、炸了、真的又炸了!俄军在今天凌晨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中, 已经造成6人

炸了、炸了、真的又炸了!俄军在今天凌晨对乌克兰的大规模空袭中, 已经造成6人死亡、17人受伤,基辅、敖德萨等11个州全被波及。最让人揪心的是基辅东郊布罗瓦雷区,一栋民房被爆炸碎片击中起火,3个人没能逃出来,还有一名男子在附近被碎片砸中身亡。能源设施成了主要目标,大部分州都拉响了紧急停电,有居民在社交平台说,刚摸黑找出蜡烛,就听见外面传来第二波爆炸声。 这哪是简单的空袭?分明是有备而来的精准打击。就在几天前,俄军刚用26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创下今年单批次最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纪录,26枚全中目标,乌克兰防空系统一枚都没拦住[__LINK_ICON]。这次凌晨突袭,套路如出一辙——先用320架无人机当“炮灰”,逼着防空系统消耗弹药、暴露位置,等对方雷达和拦截弹都被牵制住,改进型弹道导弹再趁机进场。这种组合拳太狠了,泽连斯基都忍不住喊话,说俄军故意等救援队赶到就补第二波打击,根本不给人活路。 你敢信吗?曾经被吹得神乎其神的“爱国者”系统,现在拦截率跌到了6%。乌克兰前副总参谋长罗曼年科说,这系统之前还能拦42%的导弹,可俄军给伊斯坎德尔-M做了软件升级,导弹飞到最后阶段能突然“蛇形走位”甚至垂直俯冲,“爱国者”的雷达根本算不准落点[__LINK_ICON]。更要命的是“爱国者”反应时间要12秒,面对末段速度飙到7马赫的导弹,这点时间连重新计算轨迹都不够,拦截弹飞过去只能扑空。 俄军的底气早就藏不住了。他们的军工业产能比战前提升了217%,4月能源收入还环比涨了15%,打消耗战根本不怕。反观乌克兰,手里能用的“爱国者”系统只剩不到5套,就算北约刚给了200亿美元援助,武器运到前线也得花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更讽刺的是,欧美各国正忙着研究乌克兰的声学反无人机技术,想把那套低成本传感器网络抄回去保护自己,可乌克兰本土还在挨炸,传感器再多没有火力拦截也是白搭。 有人说这是“技术代差下的必然”,可再先进的战术,也不该把平民当靶子。哈尔科夫的国家紧急服务局附近被导弹波及,救援人员刚冲出去就受伤;切尔尼戈夫的邮局也中了招,无辜职员被碎片划伤。过去一周,俄军已经投了3100架无人机、92枚导弹,137处能源设施被炸毁,冬天眼看要到,没了电和暖气的平民该怎么熬? 俄军宣称是“回应乌方炮击边境”,可看看被炸的民房、停电的小区,哪一样沾得上“军事目标”的边?这根本不是战场对抗,而是对民生的蓄意摧毁。当价值4亿美元的“爱国者”拦不住300万美元的改进型导弹,当欧美忙着借鉴“乌克兰经验”却迟迟不给实质支援,这场冲突早就变了味。 技术升级不该成为伤害平民的借口,军事博弈更不能拿民生当筹码。俄军的战术创新赢了战场数据,却输了基本底线;西方的援助承诺喊得响亮,实际行动却总慢半拍。这场打了几年的冲突,到最后受苦的还是那些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