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沉默的荣耀》中,吴公馆的仆人阿兜,导演好几次把特写镜头给到她,这绝非偶然。因为

《沉默的荣耀》中,吴公馆的仆人阿兜,导演好几次把特写镜头给到她,这绝非偶然。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阿兜是有原型的。   别看阿兜在剧里,只是吴公馆的扫地做饭的丫头,历史上她的原型林阿香,可是带着吴石将军“最后一封信”闯过海峡的关键人物!   剧中吴石被捕时,阿兜低头收拾碗筷的镜头,足足定格了三秒,手指捏得发白,而在现实中,1950年的福州码头,林阿香把头发盘得紧紧的发髻里,藏着一个纸条,顶上写着“交给解放军”五个字,字迹被汗浸得模糊,唯独“石”字最后一勾,和吴石亲笔签名一模一样。   导演用特写,拍她摸旧桌布的手、盯院门发呆的侧脸,其实都在暗喻:小人物的忠诚从来不是口号,是藏在日复一日的沉默里。   当年吴石那句“走吧,别回头”,剧中阿兜听完只点了点头,历史上的林阿香,却是混在渔船里颠簸两天两夜,把发髻里的纸条,护得比命还紧。   再说说吴石将军这条线,他可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陆军中将,吴石将军早年以第一名成绩,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来留学日本陆军大学,是公认的“十二能人”。   抗战时期参与策划过长沙会战、湘桂会战等重大战役,他后来对国民党失望,是因为看到抗战胜利后那些“接收大员”们大肆劫收、掠夺财富,而老百姓却苦不堪言,他曾痛心地说“国民党要是不垮台,真是没天理了”。   他最终选择站在人民一边,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历史洪流中,个人的选择,往往复杂得多。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它没有简单地把历史人物符号化,比如剧中对吴石将军的塑造,就展现了他身处复杂环境中的多重面向。 (每天更新,点进主页我们一起看世界!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   同时,这部剧也提醒我们,那些在历史书中可能一笔带过或不曾提及的“小人物”,比如阿兜,也就是历史上的林阿香,同样在历史的关头,承担了重要使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的勇气与忠诚,同样值得被铭记!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