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战略界开始转向了!关于台湾问题,美国或许终于想通了,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

美国战略界开始转向了!关于台湾问题,美国或许终于想通了,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袖手旁观!美国专家评估的最终结论是,继续干涉台海问题,美国将会得不偿失,只有避免与中方直接冲突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台海局势持续数十年的博弈中,美国一直扮演着关键却矛盾的角色。 它口口声声宣称“维护台海和平”,但同时不断向台湾出售武器、支持“台独”势力,甚至派遣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制造紧张气氛。这种表面上的“和平维护者”与实际行动的矛盾,让局势愈发复杂。 美国智库“国防重点”亚洲事务主任莱尔·高德斯坦在10月18日发表文章,对这种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随着中国解放军战力逐步增强,一旦台海爆发军事冲突,美国可能面临严重战损和战略劣势。 五角大楼自己关起门来做兵棋推演,结果得出的结论让人后背发凉:一旦开战,美军可能至少损失三艘航空母舰,同时舰载机损失可能接近三成。这绝非危言耸听——对面的技术实力已非昔日可比。解放军装备的“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关岛,而且据公开试验显示,能够精准打击移动中的航母目标。这让美军依赖的“标准-6”拦截系统几乎束手无策,拦截成功率可能极低。 更致命的是时间差问题。解放军有能力在短短72小时内封锁台湾周边海域,而美军要从本土调动主力前来支援,最快也需要三周左右。等大部队赶到时,战局可能已基本定型。与此同时,台湾本身的防御问题也不容乐观:一百多辆M1A2坦克,近半因零部件不足无法使用;66架F-16V战机承诺交付,却仅到位12架,配套导弹数量更少,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除了战场损失,外围的风险同样巨大。开战意味着盟友支援不确定、产业链可能断裂。欧洲因俄乌冲突自顾不暇;菲律宾等国实力有限,顶多做些象征性的呼应。日本也难以提供充分支援——冲绳78%的居民投票反对卷入战争,给美军提供后勤支援就需要上万自卫队参与,政治上难以操作。而“出云”号航母实际只能搭载8架F-35B战机,连预警机都没有,实战价值有限。 更深层次的威胁在于经济与供应链。一旦冲突爆发,全球超过一半的芯片供应链可能中断,美国自身制造业也严重依赖中国:电动车80%的稀土加工在中国完成,医院核磁共振仪65%的核心磁体由中国供应。而F-35战机12%的电路板零件由台湾企业生产,这些零件的原材料又来自大陆。换句话说,为了争夺一个棋子,美国可能在无意中切断自己的关键供血链。 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冲突可能演变成常规与核战争界限模糊的局面。美军退役上将斯塔夫里迪斯曾警告,一旦常规战损失过大,美军或会考虑动用核武器。五角大楼2023年的报告也将台海列为潜在核冲突风险点之一。这类操作赌的是中国不进行核反击,但一旦跨越核门槛,中国必然进行全面报复,美国本土城市可能首当其冲。 面对这种末日般的情景,所谓“印太主导权”或“盟友保护”,都显得毫无意义。无法承受的代价迫使美国战略界重新审视局势,认识到所谓“战略模糊”的真正价值:这不是退让,而是防止全面灾难的安全屏障。 总结来说,为了一个棋子而赌上军事失败、经济崩溃、盟友离散,甚至本土安全,这笔账根本算不通。 华盛顿传出的反思声,更多是对现实的认清,而非策略调整。要维持稳定,靠的不是单纯的武力展示,而是冷静分析和务实对话。这既是两岸的出路,也是中美保持和平的唯一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