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统尚达曼称:中国应该依靠欧美的科技力量,而放弃完全自给自足的发展路线! 但这话听着就气人,而且完全站不住脚,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这里面的门道。 首先得戳破一个大误区,尚达曼说中国搞 “完全自给自足”,这纯粹是没搞懂情况或者故意曲解。啥叫完全自给自足?就是所有东西都自己造,不跟外人来往。 可中国哪是这样?就说芯片吧,2024 年咱们自己能造的芯片占比刚到 30%,剩下 70% 还得从韩日欧美买,进口金额还是全球第一,这叫封闭吗?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 再看新能源汽车,去年咱们出口量占了全球四成以上,光伏产品卖到一百多个国家,国际上的人工智能大会咱们次次都参加,这明明是敞开大门做生意,怎么就成了 “自给自足”?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双重标准,这才是最膈应人的地方,新加坡自己正在砸大钱搞 “2061 年淡水自给计划”,建了好几个海水淡化厂、再生水厂,现在再生水已经占了全国用水量的 30%,目标是 2060 年提到 55%,不就是怕将来马来西亚不给供水吗? 他们自己为了安全搞自主,叫 “未雨绸缪”,到中国这儿,咱们搞科技自主、保障粮食安全,就成了 “走向孤立”?这道理讲得通吗?根本就是两套标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再说了,中国为啥非要在关键领域搞自主?还不是被美国逼的!2018 年以来,美国把 3000 多家中国企业列进实体清单,高端芯片、光刻机这些核心技术说不给就不给,还逼着盟友一起切断供应链。 华为多厉害的企业,就因为芯片断供,手机业务都受了大影响。这事儿摆在眼前,谁还敢把脖子伸给别人卡?关键技术这东西,从来都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人家不想给你,你再求也没用。 尚达曼对美国主动搞的 “脱钩断链” 避而不谈,反而怪中国搞自主导致供应链紧张,这不是颠倒是非吗? 尚达曼说让中国依靠欧美科技,这话更不靠谱,靠别人能靠得住吗?看看美国的做法就知道了,只要咱们在哪个领域要追上了,他们就立马搞封锁。5G 是这样,芯片是这样,将来人工智能恐怕还会这样。 要是真听了尚达曼的,放弃自主研发,哪天欧美突然断供,咱们的工厂就得停工,手机电脑没法造,甚至连医院的设备都可能没法用,这日子能过吗? 还有个事儿得说透,尚达曼这么说,其实藏着新加坡自己的小算盘,新加坡是 “集装箱上的国家”,最近经济不行了,二季度 GDP 增速跌到 1.8%,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这根本不是中国的问题,是美国搞出口管制,把芯片产业链切得七零八落,订单没了,船只能空跑,新加坡作为中转港自然受影响。 可他们不敢得罪美国,就扭头劝中国:别搞自主了,继续买欧美东西,让我中间赚差价。这算盘打得噼啪响,当别人是傻子吗? 有人可能担心,中国搞自主会不会把全球分工搅乱?根本不会,以前是欧美定规矩、拿大头,中国做加工、赚小钱,这本来就不公平。 现在美国把高端技术的门焊死了,中国只能自己把规矩和技术一起搞出来,5G、光伏、新能源车这几块,咱们已经拿到话语权了,海外厂商想来做生意,就得按咱们的标准来,这才是公平的分工。 尚达曼说的 “互相依靠”,其实是想让中国永远待在产业链底端,让欧美一直赚大头,这哪儿是合作,分明是欺负人。 咱们普通人也能感觉到自主的好处,你现在用的手机、开的电车、上班的电脑,里面都有国产零件,虽然可能不是最顶尖的,但至少不会因为别人断供就买不到、用不了。 就像家里备点常用药,不是说永远不用外人的药,而是万一外面买不到了,自己手里有能救命。中国搞自主就是这个意思,不是要关门,是给自己买份 “保险”,保险买好了,门照样敞开迎客。 RCEP 减税清单越来越长,东盟连续四年是咱们最大的贸易伙伴,这都是开放的证明。 尚达曼这话,说到底就是给美国递投名状,想表忠心,可李光耀时代留下的平衡术,精髓是两边不得罪、实惠都要拿,现在这么一边倒,短期可能能换点好处,长期来看就是失算。 等中国把 28 纳米以下的芯片整条线都搞通了,到时候新加坡再想来谈合作,话语权可就不在他们那儿了。美国不会给他们补贴,中国也记不住他们这 “劝架” 的好意,最后只能两头落空。 所以说,尚达曼的话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中国的路得自己走,自主可控和开放合作从来不是对立的。 咱们能造得出、造得快、造得便宜,才有底气跟别人平等合作,不然只能任人拿捏。那些劝咱们别搞自主的人,先看看他们自己家里是不是早就围了高墙。 中国从来没关过门,只是在门上装了把自己的锁,钥匙在自己手里,客人来了照样泡茶,可要是有人想抢东西,对不起,门是锁着的。这道理简单吧?谁都想日子过得踏实,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