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荷兰抢夺安世半导体搞出大事来了,中国态度明确:不解除禁令,不接受谈判。 荷兰这

荷兰抢夺安世半导体搞出大事来了,中国态度明确:不解除禁令,不接受谈判。 荷兰这波跟风美国的操作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人,借着所谓“国家安全”的由头,搬出几十年前的老法律,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资产,撤换中国CEO还把股权托管出去,说白了就是跟着美国的指令搞强权掠夺,可没成想这一下直接捅了欧洲汽车业的马蜂窝。 中国这边反应快得很,荷兰刚动手没几天,出口管制公告就来了,直接禁止安世位于东莞的工厂向海外出口特定芯片。别小看这家工厂,它承担着安世全球70%的封装任务,每天有2.5亿颗芯片从这儿发往全世界,欧洲车企18%的车规级芯片需求都靠它喂饱,像大众、宝马这些巨头的电源管理、车窗控制等关键部件,都离不开安世的芯片。 更狠的是,后续还升级了稀土等关键材料的出口管控,而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核心部件,恰恰离不开中国的高纯度稀土,这一下等于捏住了整个欧洲半导体产业链的命门。 欧洲汽车业这下算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安世的芯片看着不是啥高精尖,但每辆现代汽车里得装50颗以上,而且车规级芯片的认证周期至少要半年,想找替代供应商根本来不及。现在安世对欧洲的交货率从95%直接跌到3%,交期从8周拖到了52周,车企的芯片库存最多撑两三周就见底。 更让欧洲车企头疼的是,这不是缺一两款芯片那么简单。安世在低压MOSFET芯片领域占着全球40%的市场份额,逆变器芯片更是垄断了四成份额,这些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没了它们生产线只能停摆。 有车企想从日韩找替代货源,可要么产能跟不上,要么适配性不过关,就算勉强拿到货,单车成本也得增加几百美元。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天天给荷兰政府发函施压,警告再不解局,新车交付周期会延长3到6个月,平均车价可能上涨5%到10%,到时候更多车企得扛不住。 荷兰这会儿也彻底骑虎难下了。本来想讨好美国,结果抢来的只是个没产能支撑的空壳子,安世80%的产能都在中国,荷兰总部连晶圆供应都得依赖中国工厂,现在反而被卡了脖子。荷兰经济部长急着对华喊话想谈判,却不提撤销非法冻结的事,反而想先让中国解除稀土限制,这如意算盘打得也太响了。 可中国的态度从头到尾都没松过,不撤销那些违法措施,不归还中企的合法权益,就别谈解除禁令,毕竟是荷兰先撕毁了商业规则,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稳定。 现在的局面说白了就是,荷兰跟着美国搞政治操弄,最后买单的却是整个欧洲汽车业。那些本来就扛着碳排放压力、在新能源赛道上追赶的欧洲车企,一边要面对芯片断供的停产危机,一边要应付成本上涨的经营压力,再耗下去真有可能撑不住破产。 荷兰怕是到现在才明白,全球化时代的产业链不是靠强权就能随便拿捏的,你抢了人家的股权,却拿不到核心产能和供应链,最后只会反噬自己的盟友。 而中国这波反制也让全世界看清,谁才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谁在肆意破坏市场规则,这场闹剧最后只会让荷兰的商业信誉和欧洲汽车业的竞争力一起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