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第四章:往事的注脚(林薇的源起) 林薇的这种消费观念,并非与生俱来。夜深人静时

第四章:往事的注脚(林薇的源起) 林薇的这种消费观念,并非与生俱来。夜深人静时,她偶尔会对我提起她的童年。 她生长在一个北方的小城,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里经济条件一直很拮据。她是长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记忆中,母亲总是把一个月的工资仔细地分成好几份,用牛皮纸信封装好,一份是房租水电,一份是弟妹的学费,一份是全家的伙食费……每一分钱都有它必须去的去处。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每年开学前,母亲带着她去百货商场买新衣服,永远只去打折最厉害的柜台,而且一定会买大一号,“孩子长得快,明年还能穿”。 “那时候不懂事,也羡慕过班里那些能穿漂亮裙子的同学。”林薇摩挲着手里那个保温杯,眼神有些飘忽,“但有一次,我看见我妈为了省几毛钱的菜钱,跟小贩磨了将近十分钟的嘴皮子,额头上都冒了汗。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开口要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了。” 高考结束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方的这所重点大学。临行前,母亲把一叠厚厚的、带着体温的钞票塞进她手里,那是父母省吃俭用、攒了很久才凑齐的学费和生活费。“薇薇,在外面别亏待自己,该花的要花。”母亲反复叮嘱。但她知道,这每一张钱背后,都是父母辛勤的汗水。 大学四年,她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里,年年拿最高等级的奖学金。课余时间,她做家教、发传单、在餐厅打工,尽可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她很少参与同学间的聚餐、逛街,不是不合群,而是她知道,那些消费对她而言是奢侈的。也正是在打工的餐厅,她遇到了当时还是穷小子的老陈。老陈欣赏她的坚韧和独立,两人一起勤工俭学,一起规划未来。那种相互扶持、一点点为共同目标积累的感觉,让她感到无比踏实和安全。 所以,对她而言,“节省”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深刻于骨髓的记忆,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本能防御,甚至是一种构建安全感的方式。看到银行卡上数字的增长,看到通过精打细算置换来的资产,那种“掌握生活”的确定感,远比一时的消费快感更能让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