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72了。 这事儿吧,不想不行。掌舵25年的硬汉,终究有下船那天。 万一,我是说万一啊,接班的是个亲美派呢? 我知道,很多人会拿那根叫“西伯利亚力量”的天然气管子说事。一份30年、4000亿美元的大单,真金白银砸出来的,说断就断?还有咱买的S-400、苏-35,都焊进咱自己体系里了,再加上一百多次的联合军演,肌肉都练出记忆了。 这感觉,铁不铁?比铁还铁。 但这一切,都悬在一个人,或者说一代人的脑子里。 别忘了当年珍宝岛,上一秒还是邻居,下一秒就能开干。物理连接再牢固,也架不住政治互信一夜清零。 说白了,现在这关系,挺奇妙的。 我们是他经济的“续命钱”,西方不买他的油,我们买。没了我们这个大市场,他真得喝西北风。 反过来,他是我们能源的“战略后路”,万一哪天海上不顺溜了,这条陆地上的管子就是救命稻草。 谁也离不开谁,又谁都能给谁一下狠的。 人家手里攥着阀门呢。当初敢把送欧洲的天然气掐了,就说明这玩意儿在他手里,从来不只是商品,更是武器。 但我们的牌也很大,是市场,是钱。是他们军工厂等米下锅的订单。 你品品,这种互相需要,又互相提防的脆弱平衡。 所以啊,别看现在民调上六七成的毛子老百姓觉得咱是“可靠伙伴”,那都是基于现实需要。 地基下面,那些历史的旧账,什么《尼布楚条约》,什么江东六十四屯,都埋着呢,没忘,只是暂时没人翻出来说。 他跟我们谈天然气价格,抠抠搜搜,寸步不让。 顶尖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捂得严严实实,就是不卖。 为啥? 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更深处,他怕啊。 怕我们长得太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