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79年,我军边防战士巡逻时,发现了一个浑身破烂的人,战士们以为是越军特务准备

1979年,我军边防战士巡逻时,发现了一个浑身破烂的人,战士们以为是越军特务准备逮捕,谁知他却亮出了身份:“我是肖家喜,是断后部队的!” 巡逻队大吃一惊。这里是边境线,但距离炮火连天的前线战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眼前这个人,手脚溃烂,伤口发炎,却背着一支枪和整整300发子弹。 战士们无法理解,一个受了重伤的战士,是如何独自一人,背着如此沉重的弹药,穿越敌人的封锁线,活着回到祖国的? 时间回到八天前。 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肖家喜所在的部队遭遇了顽强抵抗。敌军凭借复杂的地形和部分西方国家支持的先进武器,让我军陷入被动。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上级下达了命令:大部队必须立即向后方转移,等待新的作战计划。 但大部队要安全撤离,就必须有人留下来。 “断后”,这个词意味着要用少数人的牺牲,阻断敌人的追击,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就在指挥官难以抉择时,一个战士站了出来:“首长,我愿意留下来断后!” 这个人,就是肖家喜。 他本是一名后勤保障战士,负责部队的补给,按理说本应随大部队一同撤离。 但那一刻,他主动请缨,加入了这支几乎必死的断后部队。 肖家喜迅速换上了作战装备,背上了几百发弹药、手枪和炸弹。 他的任务,不是死守阵地,而是要吸引敌人的火力。 他一边射击,一边刻意朝着大部队撤离的相反方向突围。 敌人的火力果然被他吸引了过去。 然而,在突围过程中,肖家喜的力量终究是微弱的,敌人的子弹击中了他。 他身负重伤,但强烈的求生欲和使命感让他没有倒下。 他忍着剧痛,继续还击和撤离,最终及时躲进了一个隐蔽的山洞,暂时甩开了敌人的追击。 肖家喜知道,安全只是暂时的。 他必须回到祖国的土地上。 他躲在山洞里,伤口在发炎,他没有药品,只能草草处理。他没有食物,只能靠路边的野草充饥。 等到夜幕降临,肖家喜就绕开敌人的巡逻队,偷偷向着祖国的方向艰难跋涉。 在接下来的八个日日夜夜里,他就这样在饥饿、剧痛和敌人的威胁下,一步一步地挪动。 终于,在他精疲力尽,即将倒下的时候,他看到了一片玉米地。 地头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他熟悉的中文。 肖家K22知道,他爬过这片玉米地,他就安全了。 当晚,他被巡逻的边防战士发现,这才发生了开头那戏剧性的一幕。 历经艰难万险的肖家喜被迅速送去救治,他的事迹在部队里传开,他因此被授予“钢铁战士”的荣誉称号。 伤愈之后,肖家喜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坐到了副旅长的职位。 后来,考虑到部队需要新鲜血液,肖家喜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主动申请转业,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更有能力的年轻人。 对肖家喜而言,无论是当年选择断后,还是后来选择让贤,他都只是做了一个战士该做的事。 【消息源自:《钢铁战士”肖家喜转业记》2004-11-25 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