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银行:全方位支持企业“走出去”

转自:光明日报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布局,从新能源到智能制造、从绿色发展到数字经济、从贸易往来到对外投资,新一轮“走出去”浪潮逐步形成。

当前,香港已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的重要平台。中国银行以全球化优势、综合化特色为依托,充分发挥中银香港作为东南亚区域总部的重要作用,立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辐射东南亚新兴市场,有效聚合集团资源,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切实担当企业扬帆出海、乘风破浪的同行者、支持者。

打造“硬核”人民币服务体系

中国银行是全球化程度领先的中资银行,长期以来以做强跨境人民币业务为抓手,不断优化全球机构布局,扎实巩固全球化比较优势,有力打造东南亚地区中国业务首选银行。

在东南亚地区,中国银行担任马来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近期万象分行获任老挝数字人民币清算行,进一步确立了中国银行在东南亚地区人民币业务优势地位,也为扩展人民币使用场景、解决“走出去”企业痛点及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写下中行答案。

2024年,一家内地头部新能源车企进入菲律宾市场后势如破竹,仅一年时间即跻身当地汽车销量前十,在全境设立多家销售点,是“国车出海”的佼佼者。初期,该新能源车企与当地总代理集团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双方一段时间内面临了汇兑成本高企和汇率波动大的双重压力,商业效率提升成为客户核心痛点。

中国银行积极发挥联动优势,利用中银香港和马尼拉分行人民币清算行作用,针对客户需求创新设计了“中行—车企—总代理”三方合作的人民币结算新模式,促成该总代理集团通过中国银行马尼拉分行办理首笔等值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的结算业务。项目的成功提升了企业人民币资金流转效率,最大化规避了汇率风险,优化了总代理结算模式。

中国银行将该业务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东南亚机构、其他出海汽车品牌,在帮助东南亚机构打造“国车出海”首选合作银行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形成企业出海金融服务闭环

广东顺德某家电五金制造集团赴越南投建工厂,初来乍到,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向当地政府提交资金证明的难题。

中国银行依托中银香港东南亚区域总部优势,为企业提供定期存款作质押,开出合规资金证明;待企业越南子公司注册落地,再由中国银行胡志明市分行完成其子公司开户,打通企业落地“最后一公里”。总部与分行端到端的无缝衔接服务,进一步巩固了中国银行作为客户主要合作银行的地位。

伴随企业“走出去”带来的新业态、新常态,中国银行进一步打磨出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大型并购,精准输出结构化融资方案与全周期顾问服务,嵌入企业交易全流程;针对基建类重点项目,以金融活水护航项目运营;针对制造业出海运营,靶向破解属地化运营普遍性难题。

护航产业链“向绿”而行

“低成本原料供应+高附加值出口”原是某包装纸业龙头的“出海”发展路径,但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碳中和浪潮,全球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原本的出海路径同时面临原料成本激增、国别政策壁垒、环保标准差异大三重冲击。

当“出海突围”遇上“绿色升级”,企业需要重新构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新的生产基地规划选在了马来西亚雪兰莪,毗邻吉隆坡国际机场与巴生港,直连美国废纸进口通道,可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同时,企业加大投入升级液化天然气发电系统、污水处理设施,以满足马来西亚碳排放标准及东盟可回收认证,推动生产线向100%环保认证转型。

中国银行积极协同东南亚机构制定企业绿色发展计划,帮助企业绿色升级:

——联动马来西亚中国银行为项目提供银团贷款、结算、代发薪等服务,并介绍当地投资、税务、外管等政策及转介解释当地设厂需留意事项,协助其高效完成雪兰莪投资建厂;

——通过中国银行胡志明市分行为其收购越南纸厂牵头筹组美元银团贷款,两度协助完成再融资,并提供双边授信支持,持续保障资金运营需求,全力护航企业海外布局。

中国银行以此作为支持出海企业绿色发展的样本,将跨境金融资源配置、ESG标准输出、属地化生态构建深度融合,与东南亚机构共同开创了“政策对接—技术赋能—市场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支持中国制造业打造“生态出海”的进阶模板,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携手企业共绘“一带一路”时代长卷。

未来,中国银行将充分发挥东南亚地区布局优势,依托集团境内外机构协同模式,用更坚定的责任担当、更广泛的服务范围、更多元的产品体系,当好企业“出海”首选银行伙伴,为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