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德林的王耀武得知自己抗日有功,激动地宣布:以后今天就是我的生日! 这话里藏着多少委屈和释然,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被俘两年多来,他夜里总翻来覆去,内战败北的愧疚压着,可抗战那八年的血拼又总在眼前晃,就怕这份功劳被一笔勾销。 1937年淞沪会战的罗店战场,他带着51师刚上去就撞见地狱。那地方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6个黄埔一期的学长都没顶住,蒋介石急得直骂娘。他倒沉住气,瞅准日军先轰炸再冲锋的规律,让士兵躲进棉花地避炮,等日军步兵上来再猛打,硬是把杂牌师打出了嫡系的威风,蒋介石后来都说“6个一期生不如他这个三期的”。 上高会战更是他的封神之战。1941年春天,日军三个师团扑过来,他带着74军守正面,白茅山阵地被炸弹炸成焦土,余程万的57师、张灵甫的58师都快打光了。他亲率预备队发起7次反冲锋,肉搏时枪断了就用石头砸,最后硬是把日军34师团围在官桥全歼,还斩了少将指挥官岩永,蒋介石直接把最高荣誉“飞虎旗”给了74军。 到了1945年湘西雪峰山战役,他已经是指挥30万大军的方面军司令。日军想抢最后的便宜,他故意把防线拉成口袋,请求空军投燃烧弹,把鹰形山变成火海,两个月毙伤日军两万八千多人,坂田一良中将乖乖递上了战刀。这仗成了正面战场的收官大捷,他的战功连粟裕都认可,说他“确实会打仗” 。 济南战役时他的选择更见人心。蒋介石让他“保济南如保南京”,可他先下了物价封顶令,骂手下“老百姓没饭吃守个鬼城”。巷战最惨时,有人劝用仓库里的德式毒气弹,他直接按住手榴弹:“毒气飘进风道,百姓全死,谁敢放我先崩谁”,硬是没让毒气弹出库。城破前还打开牢门,放了七百多在押人员,其中就有地下党员,这事儿早被地下党报给了中央。 进功德林后,他没像黄维那样硬扛,主动要了纸和笔,列“历史对照表”把抗日功、内战过一条条写清楚。“功过分开看”这话就是他先提的,罗瑞卿报给中央,毛泽东批了“可行”,后来这还成了改造战犯的制度范式。他心里明白,遮掩没用,实打实的战功才是底气。 1959年他第一批特赦,去政协文史委写回忆录,一笔一划还原抗战细节。后来骨灰进了八宝山,这是对他抗日功绩的最终认可。那句改生日的宣言,哪里是要过什么节,分明是想记住“功不被抹、过能被谅”的滋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