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红军名将的错位人生:妻子误信牺牲谣言改嫁,竟成开国元帅夫人 红军名将在外打仗

红军名将的错位人生:妻子误信牺牲谣言改嫁,竟成开国元帅夫人 红军名将在外打仗,妻子误信谣言改嫁,却成为了开国元帅的夫人! 战争年代由于通信不畅,让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就连开国将帅也未能幸免。其中开国中将吴先恩就是一个典型,作为昔日的红军名将,他和第一任妻子就是因为通信不畅而分开的。 吴先恩是从湖北黄安(今红安)贫苦农家走出来的老革命,8岁就给地主放牛,12岁靠挑脚做苦力糊口,那种被压迫的苦刻进了骨子里。1926年他加入农协闹革命,1927年带着农民自卫队参加黄麻起义,胸口挨了敌人一枪还咬牙问战友“今后怎么办”,伤愈后干脆正式参加红军,把命彻底交给了革命。 他跟第一任妻子林月琴的缘分,是在长征路上结下的。林月琴本身也是四方面军的女战士,跟着队伍爬雪山过草地,既泼辣又能干,两人在颠沛的行军中相互照应,慢慢有了感情,没办什么仪式就结了婚。那会儿吴先恩已经是红九军供给部部长,管着全军的粮草弹药,被徐向前总指挥夸作“红军的铁管家”,可再硬的汉子,夜里宿营时也会帮林月琴补补磨破的草鞋。 1936年西路军奉命西征,吴先恩必须跟着主力过黄河,林月琴因为身体原因被安排随东路军留在后方,两人分手时连句像样的道别都没有,只匆匆说了句“等着我”。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命运的转折点。西路军在河西走廊遭遇马家军重围,打得异常惨烈,最后分散突围,吴先恩跟组织彻底失去了联系。 后方很快传来了消息,几个从突围中逃回来的战士说,亲眼看见吴先恩在掩护伤员时被敌人子弹击中,掉进了结冰的河沟里——在那种环境下,掉河里基本就是牺牲的代名词。林月琴得知消息后,抱着吴先恩留下的一件旧棉衣哭了好几天,可哭完还得活下去,身边全是需要照顾的伤员,革命工作不能停。 那段时间,时任后方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经常过来安排工作,见林月琴一个人硬扛着悲伤,就常安慰她,给她讲前线的战况,也讲革命总要付出代价。战友们看两人都单身,又都是踏实干革命的人,就悄悄撮合他们。林月琴犹豫了很久,她总觉得吴先恩或许还活着,可日子一天天过去,连一点音讯都没有,最后实在没办法,就答应了跟罗荣桓结婚,1937年5月两人在延安办了简单的婚礼。 谁能想到,就在婚礼一个月后,吴先恩竟然活着回到了延安!他突围后一路乞讨,化装成商人躲避敌人搜捕,从河西走廊到陕北,走了108天,身边的战友越走越少,最后就剩他一个人,见到彭德怀总指挥时,衣服破得像布条,头发胡子长得连模样都认不出了。可刚站稳脚跟,就听到了林月琴改嫁的消息,这个在战场上中过枪、饿过肚子都没掉泪的硬汉,当场红了眼眶。 这事在当时真挺棘手,吴先恩是红四方面军的骨干,罗荣桓是红一方面军的重要干部,处理不好容易影响部队团结。最后还是毛主席出面调解,专门找林月琴谈话,说“这是你的事,中央让你自己拿主意,你的态度就是我的态度”。林月琴找到吴先恩,哭着说了前因后果,吴先恩沉默了半天,只说了句“不怪你,战争年代就这样”。 他后来真没怨过谁,还主动写了离婚文书,跟林月琴彻底做了了断。朱德总司令特意来看他,见他日子过得清苦,嘱咐身边人“吴先恩是好干部,过草地时吃了太多苦,他要什么就给什么”。再后来,吴先恩跟沙坚重组了家庭,两人相伴一生,他偶尔会跟孩子讲起林月琴,说她是个能扛事的好同志。 现在回头看,这事儿真没法苛责任何人。吴先恩不是不想联系,是突围后连块纸片都找不到;林月琴不是不爱了,是在生死未卜的年代里,总得找个活下去的支撑。罗荣桓后来对林月琴极好,两人相濡以沫一辈子,而吴先恩也用余生证明了,革命者的胸怀能装下个人的委屈,更能装下国家的安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