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 vs
其实火箭的那些问题,季前赛本来就全暴露出来了。但相对于作为看客的球迷,教练是需要做出选择的那个。揭幕战要打,对手是新科卫冕冠军,还是客场。他得拿出解决方案。
其实方案就三种,季前赛全试过。摆五大(G3),用常规阵容(G2),用全锋线(G1),别说你没看过季前赛这些阵容的效果。教练组显然比你更清楚每套阵容的弱点在哪。最终他们选择了五大,我觉得有这么几点考虑
1. 对手也是双塔
2. 要解放申京的进攻端的潜力,防守一侧给他减负。
3. 无论斜坡还是伊森,还没证明自己有能在首发立足的能力和状态。
不要以为教练组不知道,摆五大守联防移动速度多慢。摆五大就不可能守人盯人。那守联防守的是什么,收缩内线,保一头。限制对手的篮下和近框出手。我觉得火箭做到了,雷霆在篮下出手的次数,和近框出手的效率都被压制的很惨(图一);火箭半场确实有打单中锋的时候,但只要一打单中锋,山大就开启突破攻框模式。所以上半场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双塔防守。
那这种用法保一头,自然也是赌对方外线手感不佳。火箭敢这样选的基础,赛前我们就说过,雷霆全队的持球投三分都不够出色,副攻手又不在,或许很难惩罚火箭摆五大所暴露的那些问题。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只对了一半,对手三分确实投的不咋地,但火箭被切特惩罚了。
其实火箭过去对付切特一直有绝招的——就是让狄龙贴着他顶下盘,切特打火箭曾经有过单场只得2分/4分的比赛,无一例外都是这么防的,你就贴防干扰,就会影响他的投篮——但如今能这么干的人不在了,而且打联防本身也不可能对他做贴身防守,尤其第一节,给了他太多空间,在联防的阵眼,也就是钉位反复操作.....
但是除此之外,我觉得火箭的策略起到了效果。
申京在防守端节省的体力,帮助他在进攻一侧大爆发。他延续了欧锦赛的手感,也惩罚了对手的策略,雷霆就无限收缩,申京反正就是能投进。策略压制对手,球员手感出色(无论三分还是罚球),这是火箭能一直领先的原因,一如季前赛的表现。
至于暴露出来的那些问题,该暴露的,季前赛都暴露了,斜坡被一步过难道季前赛不是吗?守联防脚步慢,季前赛难道没有吗?进攻套路生涩,缺乏后场持球人,不能给大个上球,这些不都是整个季前赛展现出来的问题吗?这有啥不能说的?
问题还是那些,但是我的问题,你抓不住,你的问题,我能抓住,这不就是火箭这第一场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比赛逻辑吗。
胜负就在那一两个回合,细节没把握好,遗憾,那确实是遗憾。但是惊喜显然也是有的。本来客场去掀人家桌子不过也就是大家随口一说,最终打成这样。只说明教练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套方案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球队在投篮方面取得了进步,比赛丑陋也只是换了一种形态。常规赛一场一场打吧,一场比赛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实际上也没有新问题出现,都是已知问题,没什么不能说的。想办法改进、提高,根据不同对手做出变化,等待电风扇归队,不就完了吗
赛后看到各位又要划分阵营分拨吵架,火气超大,真没必要。多研究研究策略,少站队,少抬杠,比什么都强。
休斯顿火箭[超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