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拒收,就断供!” 波音 CEO 凯利・奥特博拉的一句威胁本想给中国市场施压,没成想却成了 “自曝家丑”。 2025年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对进口飞机零部件加征145%的关税,中国对等反制,加125%,一架波音737 MAX的原价1.1亿美元,直接窜到2.7亿。 中国吉祥航空直接取消787订单,其他像厦航、国航也跟着退货,三架飞机从舟山飞回西雅图,这事闹得波音脸上挂不住。 凯利·奥特博拉作为新上任的CEO,本想用这句“断供”话稳住投资者,结果适得其反,这暴露了波音的软肋。 供应链上,中国零部件占比大,787的钛合金35%来自中国,737 MAX的方向舵七成是中国产,稀土更别提,72%靠中国进口,没它发动机和雷达都玩不转。 奥特博拉傲慢劲根子在波音的历史自信,以前中国市场是它的摇钱树,占交付量的四分之一,可2018到2019年的两起空难,346人没了,中国第一个停飞737 MAX。 空客一看机会,天津工厂加足马力,2024年交付量是波音的两倍,市场份额占中国64%,中国自己的C919也起来了,价格便宜15%,维护成本省30%,订单超1500架,连欧洲瑞安航空都感兴趣。 波音连续五年亏300多亿,还得把41架定制飞机改装一年,打七折卖给印度和马来西亚。他的威胁,本意是转移视线,可大家看穿这是在给履约失败找台阶。 关税环境下,交易卡壳,飞机飞回美国,这不是中国拒收,是波音自己交不了货。 傲慢不光在话上,还在制造和市场思维上,总觉得别人离不开它,结果自己离不开别人。钛合金、稀土这些战略资源,没中国,波音生产链就瘫一半。 市场现在多出C919这第三选项,航司们对比下来,谁便宜谁可靠选谁。 波音库存400多架737 MAX,每月仓储费几百万美元,压力山大。奥特博拉在CNBC采访里说这话时,还强调有其他客户等着,可现实是贸易战让一切雪上加霜。 美国加关税,中国反制,飞机价格暴涨,航司拒收理所应当,商业决定而已。 波音的安全问题频发,2024年阿拉斯加航空门塞掉落事件,又让FAA调查,生产放缓。奥特博拉上任后,第一季度亏损1.23亿,营收涨18%到195亿,还说恢复计划在进行,可中国市场这块,以前占大头,现在缩水严重。 空客在天津建厂,本土化生产,交付快,成本低,中国航司转向它很正常。C919作为国产大飞机,技术成熟,订单滚滚来,商飞公司数据显示,2025年交付目标上百架。 波音的依赖性暴露无遗,供应链全球化时代,谁也别想独大。 中国稀土出口控制,波音雷达系统就得愁。波音股价2025年跌40%,投资者不买账。后续波音找新买家,印度和马来西亚接盘,但打折亏本卖。 连续亏损让公司裁员,2024年罢工闹得生产停摆。中国航空市场增长快,波音份额从25%降到不足10%,空客和商飞填空。C919订单中,国内航司占多数,国际也开始商谈。 这事告诉大家,全球化时代,互相依赖,谁也别想单方面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