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北约一旦踏入俄罗斯本土,中国就必须出兵? 这种 “兵临城下” 的说法,听着热血,

北约一旦踏入俄罗斯本土,中国就必须出兵? 这种 “兵临城下” 的说法,听着热血,但现实果真如此吗? 俄罗斯在2024年11月19日更新了核威慑政策,这文件明确说,如果俄罗斯本土受到任何军事集团的攻击,尤其是涉及核大国支持的,就会考虑动用核武器。 俄罗斯有几千枚核弹头,分布在西伯利亚平原和地下发射井,政策里强调一旦确认空天武器入侵,就会评估核选项。 北约在布鲁塞尔总部开会时,领导们都知道这红线碰不得,因为核战一开,全世界跟着遭殃,包括华盛顿和伦敦。专家分析,俄罗斯的核武库是全球最大,现代化程度高,从苏联时代就一直在升级,到2024年已经替换了大部分老系统。 历史上看,北约从没直接入侵俄罗斯本土,更多是回应俄罗斯的动作,比如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北约加强了东欧部署,但没越界。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过,如果欧盟派兵到乌克兰,那算外国干涉,不接受,可北约到现在也没正式介入地面战。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反复强调,联盟支持乌克兰主权,但不会直接卷入,以免升级成更大冲突。北约的回应是加强监视,比如用E-3哨兵飞机巡逻东欧天空,监测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领空,但没主动挑衅。 而中国外交政策一贯是防御性的,不搞军事同盟,这点在2024年国防白皮书里写得清清楚楚。中国不参与他国冲突,坚持不干涉内政。 联合国宪章第51条说自卫权只适用于直接受攻击的国家,中国不是当事方,没理由派兵。 外交部多次重申,中国支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在乌克兰问题上,推动成立和平小组,和巴西一起凝聚共识。2025年,中国继续在国际论坛上提方案,强调政治解决,而不是加码军事投入。 中俄关系是战略协作伙伴,但没到军事同盟的地步。2025年,两国发了新声明,强化“无上限”伙伴,但明确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双方在经济、能源上合作紧密,贸易额持续增长,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直通中国,但军事上没捆绑承诺。中国不会要求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必须帮忙,俄罗斯也不会指望中国替它打仗。 俄罗斯和中国在2025年有联合军演,但那是例行,焦点在反潜和海域安全,不是针对北约。 那些说中国必须出兵的观点,忽略了风险。 中国这些年发展靠的就是和平道路,集中精力搞经济。现在国际形势复杂,中美竞争激烈,地区热点多,如果卷入俄罗斯和北约的冲突,会打乱国内计划。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重申,支持宪章宗旨,通过多边机制处理争端。巴西等国加入和平倡议,一起起草方案。中国国防政策强调不扩张,不追求同盟对抗。 俄罗斯政策更新后,普京在讲话中强调核威慑作用,北约回应是加强防御,不冒险。 乌克兰冲突到2025年10月还在继续,俄罗斯部队在顿涅茨克推进,英国国防部估计俄罗斯伤亡达33万。 俄罗斯放宽征兵规则,允许和平时期调用预备役,乌克兰用滑翔炸弹和无人机反击,击中哈尔科夫,克里姆林宫警告西方提供战斧导弹是升级。 俄乌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