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美谈判,如果破裂,特朗普可能下台!因为中国会断美国药品以及药品原料,这会影响美国民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美国每天需要的药物中,尤其是那些便宜又常用的仿制药,活性成分绝大多数都不是美国自己生产的。 像最常见的阿莫西林,还有各种治疗感染的抗生素,它们的关键原料要么直接从中国运过去,要么先运到印度加工,再卖到美国。换句话说,美国药品供应链的源头就在中国手里。 更关键的是印度的制药产业也高度依赖中国,数据显示,印度75%的原料药都依赖中国供应。如果中国断供,美国从印度进口的药品原料就会停滞,后续整个供应链都无法正常运作。这意味着,美国药品的稳定性实际上掌握在中国手中。 而美国的药品短缺问题已经十分严重。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就有323种药品常年供应不足,创下历史新高。这些药不仅包括癌症化疗药,也涵盖急救药和慢性病患者每天必需的药物。 平均来看,这些短缺可能持续一年半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中国断供,这些药品将更加紧缺,药店货架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空缺。 对于老百姓来说,影响是直接的。美国的药价本来就高得离谱,比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高两到三倍。 例如,一盒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的药品售价可达6200美元,一个月的抗癫痫药高达1600美元,重病患者一年药费可能高达30万美元。断供发生后,药价势必进一步上涨,本就担心付不起药费的民众会陷入困境。 不仅如此,患者可能被迫减少用药,甚至停药。 慢性病患者停药容易发作急症,癌症患者化疗药断供可能导致治疗中断甚至生命危险。医院的医疗系统压力将骤然增加,急诊和病房可能人满为患,整个医疗体系面临崩溃边缘。 这种局面对特朗普来说是巨大的政治风险。药价高、买药难,是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特朗普曾声称要降低药价,也曾给药企发函要求降价,但效果有限,药企要么拖延不做,要么采取各种规避手段。 现在如果谈判破裂导致药品短缺,选民自然会把责任归咎于特朗普,认为是他没处理好局,让老百姓连救命药都吃不上。 再来看美国自身解决能力,建一家合格的制药厂至少需要20亿美元投资,从开工到投产通常要五到十年。特朗普推动医药产业回流美国,经济上并不划算,企业没有成本优势,不愿意投资建厂。 就算建成,生产药品的原料仍需进口,中国断供的话,产能依然无法发挥作用,整个过程形成死循环——原料断了,再大的产能也用不上。 不仅是普通仿制药,高端药同样会受影响。美国从爱尔兰进口大量抗癌药和胰岛素,但这些药的生产离不开全球供应链。 中国断原料后,爱尔兰药厂生产同样受牵连,高端药同样会短缺涨价。换句话说,不管是普通民众使用的药,还是高端药品,全都可能出现问题,各阶层选民都会不满意。 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的药品短缺,一旦发生,街头抗议、媒体批评会铺天盖地,反对党会抓住机会猛烈攻击特朗普,称他治国无能。 选民用选票表达态度,生活没有保障,自然会选择投票给别人,这对特朗普连任是严重威胁。 而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拥有明显优势,阿莫西林、抗生素等关键原料产自中国,美国几乎无法在短期内自行替代。 即便美国企业尝试在国内生产,仍受限于产能和投资成本,根本无法快速解决即时供应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掌握着一张强大的“民生牌”,在谈判桌上具有极大威慑力。 断供的影响还不仅仅是药品数量减少,还会导致价格飙升、供应紧张。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种直接影响日常生活的风险,比任何外交政策都来得实际。 特朗普在药价和民生问题上长期未能拿出有效方案,一旦再出现断药事件,选民的不满将达到顶峰,支持率必然大幅下跌。 综上,如果中美谈判破裂,中国断供药品和原料,美国将面临全面药品危机:仿制药短缺、高端药供应受阻、医疗系统压力骤增、药价飙升。 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民生,而民生问题正是特朗普选民最关心的。换句话说,这次谈判的结果,不仅是外交和贸易问题,更是一场关乎美国普通民众生活和选票的政治博弈。 最终结论很清楚:谈判桌上,中国握有关键资源,美国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断供的后果波及整个社会,特朗普的政治风险随之增加。民生直接受影响,选票可能流失,连任几率大幅下降。 这次中美谈判,不只是经济博弈,更是民生和政治权力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