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没在台上念稿,她在搭桥。 圆山饭店的灯光下,她用英文讲AI伦理,中文聊绿色金融,欧洲青年听得点头,不是因为礼貌,是真听懂了。 这不是表演,是动作。 她不是第一个会说外语的女政客,但她是第一个把青年工作坊签进备忘录的国民党副主席。 十二场,三年,三个领域——不是口号,是流水线式的落地。 以前大家记得她问政犀利,现在她让欧洲人记住:台湾不是只有观光和小吃,还有人能跟他们对谈未来。 她没喊“世代交替”,但行动比口号响。 国民党终于有人,把青年政策从“发传单”升级成“建系统”。 不是靠血缘,不是靠资历,是靠把想法,变成别人愿意签的名字。 她走的路,别人还没敢想。 但她已经走完了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