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群大学老教授,体体面面的文化人,临了临了,被自己花钱住的养老院“清退”了。 这

一群大学老教授,体体面面的文化人,临了临了,被自己花钱住的养老院“清退”了。 这养老院就在我们这儿,北碚。当年多风光啊,算是个中高端的,依山傍水,环境好得没话说。我以前还带我们单位退休的老师去考察过,当时人人都说好,觉得以后老了就来这儿。 西南大学好多老教授都住进去了。 尤其是一批特殊的“孤老”——子女在国外,老伴儿先走了,这养老院就是他们最后的窝,唯一的指望。养老院还特地给他们腾了一整栋楼。 谁能想到呢。 说倒就倒了。理由?“经营不善”。 我特地跑过去看了,大门紧锁,里面空荡荡的,就剩俩看门的老头。 我问,人呢?那些老教授呢? 看门的说,一个个打电话,让家属来接人。 我当时心里一咯噔,追着问,那孩子在国外的怎么办?总不能让他们飞回来吧? “哦,养老院负责联系国外的子女,再负责给老人找‘下家’。” 听听,“下家”。 像不像一个物件,从一个仓库,被转移到另一个仓库? 这事儿最让人心里发毛的,不是养老院倒闭,而是它戳破了一个巨大的幻觉: 我们总以为,只要攒够了钱,就能买到体面、安稳的晚年。 可最后发现,你以为你是客户,其实你只是一个服务合同里的“标的物”。当机构本身都风雨飘摇时,你那点所谓的“购买力”,脆弱得不堪一击。 你买的不是安稳,只是一个随时可能违约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