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荷兰公开宣布了 2025年10月21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公开宣布,将寻求在近日与中方高级官员会面,共同商讨解决安世半导体(Nexperia)当前的僵局,这件事已经上升到“最高层级讨论”。 这哪是主动求和,分明是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后的无奈转身。半个多月前荷兰可不是这副嘴脸——9月29日美国刚升级出口管制,把闻泰科技子公司纳入限制,荷兰政府第二天就翻出1952年的冷战老法案《商品供应法》,连夜冻结安世全球资产。更狠的是10月1日,荷兰法院没走完整庭审程序就裁决罢免中方CEO张学政,7天之内硬生生把中资花332亿买下的企业控制权抢了过去。当时卡雷曼斯还嘴硬,说这是“保障欧洲经济安全”,现在却急着找中方谈,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荷兰的底气早在这17天里被磨没了。他们千算万算,漏了安世80%的封装产能都扎在东莞黄江镇的工厂里——欧洲晶圆厂造的半成品,必须拿到中国封测才能变成能用的芯片。中方10月4日果断启动出口管制,直接掐住这根命脉,鹿特丹仓库的芯片缺口每天都在扩大,估算下来荷兰每天要亏230万欧元。更要命的是10月9日的稀土新规,含中国稀土成分超0.1%的产品都要中方许可,而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和ASML光刻机的核心部件,根本离不了中国稀土。荷兰抢了“壳子”,却发现核心产能和原材料都捏在别人手里。 最先扛不住的是欧洲车企,这才是压垮荷兰的最后一根稻草。安世是全球车规芯片的“隐形冠军”,一辆车平均要装300多颗它的器件,宝马、大众的电动车逆变器芯片40%都靠它供应。断供没几天,大众就派了三批人去荷兰催货,得到的只有一句“产能在中国,我们管不了”,气得采购总监在行业会上直骂“这不是保护安全,是制造麻烦”。到10月中旬,16家欧美车企联合给荷兰政府发函,警告再解决不了供应问题,生产线就得全面停产。荷兰本想跟着美国讨好,结果把自家盟友的饭碗端了,哪能不慌。 更讽刺的是荷兰所谓的“接管”,到最后成了笑话。10月18日荷兰总部想给中国区员工停薪、断系统权限,逼他们听话,结果安世中国直接发公开信宣布独立运营,明确“只听国内指令”。荷兰抢到手的不过是个空壳办公室,连客户都绕开欧洲总部直接找中国团队签单。业内人早看透了,安世主营的是成熟制程分立器件,根本不涉及尖端军事技术,荷兰拿“国家安全”当幌子,说白了就是帮美国打压中企的政治表演。 这场僵局最戳痛荷兰的,是戳破了他们“技术独立”的假象。ASML早就因为光刻机出口受限损失了400亿欧元订单,现在稀土管制一来,连生产都要卡壳——全球92%的稀土精炼能力在中国,荷兰本土根本做不了提纯,连美国的矿石都得运到中国加工。而中国这边早有准备,士兰微、扬杰科技已经开始承接安世外溢的订单,上海临港的12英寸新厂都试产了,就算僵局持续,也能稳住供应。荷兰这才明白,供应链的主导权早不是光靠设计专利,产能和资源权重更关键。 现在急着谈,荷兰心里打的算盘也清楚。卡雷曼斯在节目里特意提“中国车企也需要安世芯片”,想把中方拉到谈判桌上来分蛋糕。可中方的态度早明确了:公开道歉、恢复治理结构、赔偿损失,三条缺一不可。更别说荷兰这次的冲动操作,已经让全球企业对它的法治环境打了问号——连合规并购的资产都能随意冻结,以后谁还敢去荷兰投资?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闹剧。荷兰跟着美国玩政治操弄,结果搅乱了全球供应链,坑了盟友也亏了自己。现在主动求和,与其说是解决僵局,不如说是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