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欧洲多国领导人宣布了! 2025年10月21日,多名欧洲领导人:应以俄乌当前战线为谈判起点。 欧洲多国领导人这份联合声明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法国总统府发布的这份声明不仅“强烈支持”特朗普提出的立即停火主张,更罕见地获得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联署。 这签字的笔落得有多快,泽连斯基心里的挣扎就有多剧烈。谁能想到,这位年初还在吉达会谈后强调“绝不放弃反攻”的总统,短短七个月就把“战线为起点”的字样签在了联合声明上——要知道,2024年他还在公开场合骂“以战线谈判是卖国”,如今却亲手打破了自己立的规矩。这哪是主动松口,分明是被战场和盟友双双架到了谈判桌前。 战场的巴掌早把他的强硬扇得粉碎。2025年春夏之交,俄军在顿涅茨克、哈尔科夫一线稳步推进,5月到9月间硬生生啃下5000平方公里控制区,波克罗夫斯克的防线被分段渗透,乌军不得不从其他阵地抽兵救援,结果顾此失彼,连丢70多个村镇。泽连斯基寄望的无人机战术根本没掀起名堂,俄军的电子战系统早把前线信号压制得死死的,乌军的FPV无人机要么飞丢,要么刚升空就被拦截,反倒是俄军的“天竺葵”无人机前九个月出动超八千架次,把乌军工事炸得千疮百孔。前线指挥官私下抱怨,士兵们怕被俄军滑翔炸弹炸得尸骨无存,往往守不住两周就出现逃兵,这样的战场态势,再喊“寸土不让”纯属自欺欺人。 盟友的脸色变得更快。特朗普政府的态度早就不是秘密,3月刚暂停过对乌军援,逼得泽连斯基写道歉信才恢复援助,如今特朗普一门心思要“快速停火”,欧洲哪敢忤逆。虽然最新的防务联络小组会议凑了10亿美元援助,瑞典还承诺2026年起给80亿,但这些钱要么是“远期支票”,要么不够填战场的窟窿——乌军每月损耗的装备,光靠欧洲这点接济根本补不上。更关键的是,欧洲自己的军工体系撑不住了,没有美国的武器输送,他们连自己的库存都快空了,法国总统府私下坦言“再打下去,欧洲的弹药库要先见底”。泽连斯基比谁都清楚,没了盟友输血,乌军连防御都撑不过冬天。 国内的乱局更让他坐不住。7月那场反腐败风波还没平息,他强行修改法律剥夺反腐机构独立性,被民众骂“背叛革命果实”,欧盟也发了警告,虽然最后收回法案,但他在民众心里的信任度掉了一大截。战场失利叠加民生凋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街抗议,基辅的伊万·弗兰科戏剧院前,抗议者举着“要和平不要口号”的标语,连他所属政党的议员都忍不住质疑“这样打下去意义何在”。盖洛普民调显示,支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人已经超过半数,他要是再硬扛,恐怕总统职位都要保不住。 有人说他这是“务实妥协”,可扒开来看全是算计。联署声明前,他特意跟特朗普通了电话,表面是征求意见,实则是确认“签字后援助会不会断”——毕竟3月停援的滋味太难受,那时库尔斯克前线的乌军因为缺弹,眼睁睁看着苏贾阵地失守。他在声明里留了后手,只提“当前战线为起点”,绝口不提“承认俄控区”,就是想既讨好西方,又稳住国内激进派。可这小算盘哪瞒得过普京,俄方早放话“不承认俄控区就免谈”,等于给他的“妥协”打了个折扣。 最讽刺的是,他当年竞选时喊着“反腐败、保领土”,如今却在这两个承诺上都栽了跟头。那些在顿巴斯废墟里盼和平的老人,不会关心联合声明里的措辞,也不懂大国博弈的门道,他们只想要能过冬的煤,想要参军的儿子活着回来。泽连斯基的签字笔一落,或许能换得暂时的喘息,却换不回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的生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