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军方放出“狂言”,不偏不倚,刚好撞在中方的“枪口上”! 先说说阿富汗近几年的情况。2021年美国撤军后,塔利班迅速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组建了临时政府。 但这个政府至今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原因之一是他们在反恐、包容性治理等方面没达到国际标准。比如,塔利班曾承诺切断与“基地”组织的联系,但国际社会仍担心阿富汗成为恐怖主义温床。 中国作为阿富汗的邻国,一直强调“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平原则。简单说,就是阿富汗的事得阿富汗人自己商量着办,外部势力不能强加意志。但同时,中国也明确要求塔利班必须与恐怖组织划清界限,尤其是“东伊运”这种被联合国安理会列名的恐怖团体。 所谓“狂言”,可能指两方面:一是塔利班内部强硬派曾拒绝承认现行宪法,二是部分言论被解读为对地区安全的威胁。 比如,2012年塔利班高层接受英国智库采访时,曾提出与美国停火、允许美军保留军事基地等条件,但前提是美国不得从阿富汗进攻周边国家。这类表态看似“谈判筹码”,实则暴露了塔利班内部对国际规则的模糊认知。 更关键的是,塔利班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反恐问题上态度反复。2024年1月中国接收阿富汗驻华大使时,外交部明确表示:承认临时政府不代表认可其所有政策,国际社会要看行动——尤其是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这种“听其言观其行”的态度,直接戳中了塔利班的软肋。 如果塔利班某些派别继续发表模糊反恐立场的言论,或在实际行动中纵容恐怖组织,就等于直接违背了中国提出的三大条件。 比如,2025年5月国防部记者会上,日方炒作中国航母训练,中方回应“符合国际法”;但若阿富汗境内出现针对中国的恐怖活动,中国的反应绝不会这么温和。 更现实的是,阿富汗经济严重依赖国际援助。中国是阿富汗松子、藏红花等产品的最大买家,也是潜在的投资方。但这些合作的前提是塔利班能满足中方的安全关切。2021年多哈会议上,中国特使岳晓勇曾直言:“美国撤军不是甩锅的理由,阿富汗新政权必须承担起反恐责任。”这句话到现在依然适用。 对中老年人来说,可能觉得国际新闻离生活很远。但阿富汗的稳定其实关系到“一带一路”的安全。 中吉乌铁路、中巴经济走廊这些项目,都经过阿富汗周边。如果阿富汗再次成为恐怖主义策源地,不仅会影响地区贸易,还可能波及在海外工作的中国人。 另外,中国一直通过人道主义援助帮助阿富汗。2022年向阿富汗捐赠了5000吨粮食,2023年又提供了医疗物资。这些善意不是无条件的——阿富汗得先成为一个稳定的邻居,而不是麻烦的源头。 说塔利班“撞上枪口”不太准确,更像是他们没达到国际社会定的规则。 中国的立场很清楚:欢迎阿富汗和平重建,但必须遵守反恐、包容治理、经济发展的三条底线。这些不是针对谁,而是维护地区安全的必要条件。就像家里过日子,邻居得讲规矩,大家才能和睦相处。阿富汗要想获得国际认可,得先把自己的事处理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