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1日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讲话中表示,乌方已完成与欧洲伙伴即将举行会晤的准备工作,并将在本周签署一项关于防御能力的新协议。泽连斯基称,这项协议将在事实上成为乌克兰长期安全保障的一部分,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持久保护。 这份即将签署的防御协议,被官方描述为“长期安全保障”,却暴露了乌克兰战场处境的一个残酷现实——真正的安全依然遥远。所谓的“持久保护”更像是个政治口号,战场上的士兵和边境的民众每天仍在承受炮火威胁。 泽连斯基一边宣布“已准备好结束冲突”,一边紧急采购25套“爱国者”防空系统,这两种姿态本身就揭示了战争的双重本质。谈话桌上摆着和平的承诺,天空却需要更多导弹来守护。 他与特朗普达成的“以当前前线为基础进行谈判”的共识,表面上是个突破,实则承认了战场僵局。前线不再是地图上的一条线,成了外交筹码,而那些被占领的土地,可能在谈判桌上被永远搁置。 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态度充满矛盾,一边公开承诺合作,私下却施压让步。美国政治的游戏规则从来不以乌克兰的利益为核心,乌克兰只是大国博弈中的一颗棋子。 欧洲伙伴的支援姿态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疲惫。战争进入第三年,欧洲经济承受着持续压力,这份即将签署的防御协议能有多大效力,取决于后续有多少真枪实弹能及时送达前线。 泽连斯基强调“与伙伴国家在外交问题上保持一致立场”,听起来坚定,实则暴露了乌克兰的依赖地位。弱国在大国博弈中保持独立外交,从来都是难以实现的理想。 战争开始时,所有人都预测它很快会结束;如今,连“以当前前线为基础谈判”都成了外交成果。这条用鲜血划出的战线,正在成为可能被永久固定的边界。 乌克兰试图用25套“爱国者”系统和欧洲的新协议构建安全感,但真正的安全来自哪里?是来自别人的武器,还是来自被承认的边界,抑或是来自不再被作为博弈筹码的独立地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