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泽连斯基突然宣布了 泽连斯基拒绝俄罗斯提出的让乌军撤出顿巴斯地区以实现停战的条件,表示乌克兰的立场不可动摇。 这硬气话说得掷地有声,但背后藏着的博弈比战场炮火还密集。就在他表态前几天,刚从华盛顿急匆匆赶回来,特朗普政府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早就把话挑明了 谁都能看出来,泽连斯基这趟华盛顿之行,根本不是简单的“汇报工作”,是去“要救命钱”的。威特科夫在会面时没绕弯子,直接提了“中东优先”——现在美国把精力全扑在以色列和黎巴嫩边境上,对乌援助的口子已经开始收了,去年承诺的600亿美元军事援助,到现在只兑现了不到三成,连乌军最缺的155毫米炮弹,都开始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找欧洲凑。 泽连斯基心里门儿清,他这“立场不可动摇”,一半是说给莫斯科听,一半是说给华盛顿看。要是真松口撤出顿巴斯,先不说国内民众会不会骂他“卖国土”——要知道顿巴斯虽然打了这么多年,还有近百万乌克兰族人,真撤兵了,他的支持率能直接跌穿地板——更关键的是,美国那边会觉得“乌克兰自己都不想打了”,后续援助只会更抠门。之前波兰因为粮食出口的事儿跟乌克兰闹僵,暂停了军援,现在就指着美国续上,他哪儿敢软? 可顿巴斯这摊子事儿,哪儿是硬气就能解决的?乌军在顿巴斯的防线已经扛了快两年,士兵轮换都快跟不上了,去年冬天靠西方送的防寒服才撑过来,现在春天刚到,战壕里的积水还没干,前线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发的视频里,连热食都得靠压缩饼干凑活。俄罗斯那边虽然也有损耗,但好歹把顿巴斯的几个关键城镇控制住了,补给线比乌军顺畅得多,真要耗下去,乌克兰的家底能不能撑住,还是个未知数。 威特科夫还暗戳戳提了一句“政治解决方案”,这话听着软,其实是施压——美国不想再把钱砸在看不到头的战场上,尤其是特朗普一直念叨着“要让欧洲多掏钱”,泽连斯基要是不表现出“能打”的样子,美国很可能会逼着他坐下来谈判。所以他现在喊“不撤兵”,更像是在跟美国讨价还价:你看我还在硬扛,你得接着帮我,不然之前的援助不就打水漂了? 可这种博弈,最后苦的还是前线的士兵和老百姓。顿巴斯的村庄早就被炸得不成样了,老百姓要么逃到乌克兰西部,要么被困在战区里,连口干净水都难喝上。泽连斯基的硬气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战场压力和外援的不确定性,要是哪天真没了美国的支持,这“不可动摇的立场”,还能撑多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