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出毛病了!”10月17日,浙江义乌,一老板为了回报社会,特意提供了免费的午餐给有困难的人吃,没想到一男子来蹭免费的餐食时,竟吐槽老板做的太慢了!老板当场回怼“等得了就等,等不了就走”,网友:这种人以后绝对不能给他吃一口。 浙江义乌有家叫“老陈小吃”的面馆,从今年5月开始为环卫工人、外来务工者和临时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免费午餐。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到一点,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来领一份热饭热菜。 10月17日中午,店里发生了一件让老板陈师傅记忆深刻的事,当时有十几个人在排队等候取餐,大家都很安静有序,一名穿白色背心的中年男子走进来后,没有在队尾等候,而是直接走到最前面要求先拿饭。 陈师傅礼貌地告诉他需要排队,大家都在等,没想到这名男子突然情绪激动起来,抱怨说等了太久,饭菜做得太慢,陈师傅解释说免费餐是现做的,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愿意等就排队,不愿意等也可以下次再来。 男子听完这话更加不满,直接把刚领到的饭盒摔在地上,米饭菜汤洒了一地,周围排队的人都愣住了,有几个环卫工人主动帮忙收拾地面,男子摔完饭盒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陈师傅事后说,当时心里挺难受的,他做这个爱心餐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帮助那些在义乌打拼、收入不高的外来务工者和环卫工人,每天准备这些免费餐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备菜做饭,成本也不低,但看到大家能吃上热饭他觉得值得。 这种情况其实不是个例,去年上海一家爱心面馆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有人穿着得体却连续多天来吃免费面,一次能吃掉两三斤,店主最后不得不增加了一些领取规则,比如出示工作证明或者街道开具的困难证明。 成都曾有家餐厅为一位流浪人员提供了很长时间的免费员工餐,有一天餐厅生意特别忙,只准备了简单的泡菜米饭,结果那人嫌弃饭菜太差,当场把饭退了回去,还抱怨餐厅不用心。餐厅老板当时也挺无奈的。 帮助别人到底该怎么帮?陈师傅后来决定给面馆定几条规矩。首先必须排队,不管谁来都一样,其次每人每天只能领一份,保证更多人能吃上,第三是那名摔饭盒的男子被记录下来,以后不再为他提供免费餐。 陈师傅说,定规矩不是为了刁难谁,而是让这份善意能够持续下去,如果没有基本的秩序和尊重,这个爱心餐可能做不了多久,他每天的成本在四五百元,一个月下来就是一万多,都是自己餐馆的利润贴补进去的。 好在大部分来领餐的人都很客气,环卫工杨大姐经常来这里吃饭,她说每次来都会和老板说声谢谢,有时候看到店里忙不过来,她还会主动帮忙擦擦桌子、摆摆凳子,有几个外卖小哥也是常客,他们午饭时间紧张,这份免费餐帮了大忙。 当地街道办了解到这件事后,表示可以给予一些物资支持,街道工作人员说,民间自发的慈善行为值得鼓励,但确实需要一定的规范和管理,这样才能让善举走得更远。 “这种人就叫穷横穷横的!老板好心好意免费提供午餐,不说声谢谢就算了,还挑三拣四催单,脸皮是真厚啊,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爱心餐更不是欠你的。” “为我们义乌这位老板点赞!但真心建议老板以后立个规矩,比如发个号牌或者让大家互相监督一下,爱心要传递,但规矩不能坏,不然以后谁还愿意做好事?” “这根本不是穷不穷的问题,就是人品问题!我们小区门口也有免费派发餐食的,大家都安安静静排队,没人插队更没人甩脸子,尊重和感恩,是做人最基本的底线。” “支持老板!爱心不是纵容任性的理由,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今天你迁就了一个插队的,明天就可能会有十个不守规矩的,老板果断回绝,是在守护这份善意能公平地给到真正需要的人。” “说句可能不太中听的话,男子这么做肯定不对,但会不会是生活中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一时情绪失控了?当然这不是理由,只是希望大家在批评的同时,也能多一分理解,但愿他能认识到错误。” “这类事件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不是还有“西装男”在爱心面馆蹭吃两斤多面吗?善良很珍贵,但不能没有原则。对于这种消耗社会爱心的人,支持老板拉个“黑名单”,把温暖留给懂得珍惜的人。” “别让个别人的行为寒了行善人的心!看到好多网友说要去店里消费支持老板,感觉特别暖。好人应该有好报,这样社会的正能量才能持续循环下去。” 对于这种不尊重免费爱心餐的行为,你认为除了拒绝提供之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维护这份善意,让它能长久、公平地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源:法治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