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邢阿兴
为深入挖掘中秋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扎实推进爱党爱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紫荆小学精心策划“红色寻根·劳动筑梦”系列项目式跨学科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实践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厚植浓厚家国情怀。



结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与各学科教学优势,学校为不同年级量身定制差异化项目式活动任务,将传统文化传承、爱国教育渗透与学科实践深度融合,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参与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涵养品格。
三年级的孩子们用红豆、绿豆、小米等这些生活里常见的五谷作笔,以他们最真切的讲解声作伴,共同参与了这场充满烟火气与仪式感的主题课程,爱国情怀在动手实践中自然萌芽。孩子们不仅认识了五谷、学会了拼贴,更重要的是,有人开始主动说“要爱惜粮食”,有人会指着路边的国旗说“我也拼过这个”,爱国不再是遥远的词,而是成了他们“做过的一件事、拼过的一幅画”。

四年级将红色精神融入“一粒米的十万里旅行”,从“种子—苗—收获—餐桌”四阶段,通过红色故事与动手实践,让学生理解袁隆平院士科研精神、红军奋斗历史,掌握基础劳动技能。跨学科融合上,课程串联多学科:语文记录植物生长,数学绘制稻苗折线图,美术创作相关画作,劳动课学做丰收草帽,还融入德育培养节约习惯,实现知识、技能与精神传承统一。
五年级将语文、美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红色教育,以“学科融合、实践育人”为核心,充分体现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活动设计紧扣时代主题,将语文、美术、数学等学科内容有机整合,通过“红色认知—劳动实践—成果展示—反思总结”四个阶段层层推进,既让学生在探究中增长见识,又在创造中体悟精神。

此次国庆中秋项目式跨学科实践活动,是紫荆小学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举措,活动打破学科界限,让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生活,真正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相信紫荆学子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收获的知识与涵养的情怀转化为成长动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拥抱成长,以更坚定的信念筑梦未来,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