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技术从“辅助工具”跃升为业务运转的底层逻辑,埃森哲的2025财年财报给出了行业最清晰的注脚。首席执行官Julie Sweet在财报会议中直言:“如今,智能技术已深度嵌入每项业务流程——从客户方案设计到内部协作,它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必需。”这句话,直接将70余万员工的职场未来与技术能力绑定。
在最近的财报会议上,埃森哲的掌门人Julie Sweet开门见山地说,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公司运营的每个环节。简单来说,AI不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公司给全体员工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尽快掌握AI技能,要么就得另谋高就。
为了推进这个目标,公司使出了组合拳:一边是大规模培训,让超过55万名员工学会了生成式AI的基本操作;另一边则是果断裁员,那些跟不上节奏的员工只能离开。公司为此专门拨出8亿多美元作为业务优化经费,这几个月已经裁掉了上万名员工。
有意思的是,在精简队伍的同时,埃森哲却在大力扩招AI人才。三年前,公司只有4万名AI专家,如今这个数字已经接近8万,几乎翻了一番。埃森哲的实践印证了关键逻辑:时间窗口有限、市场热度高涨,企业必须在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间精准平衡。
这套组合拳确实见效了。最新财报显示,公司营收接近700亿美元,其中AI相关业务表现特别亮眼:生成式AI的收入比去年涨了两倍,AI订单金额也几乎翻番。用公司高层的话说,早期在AI上的投入现在开始收获回报了。
埃森哲的财报不仅是一份业绩报告,更是一份行业生存指南:在智能驱动的商业时代,技术能力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决定去留的硬性门槛。对公司来说,这套逻辑很清晰:首先让员工都必须会用AI,然后通过咨询服务把AI技术变成现金流,最后把节省下来的钱再投到AI人才培养上。
这对我们每个职场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很简单:会不会用AI,已经不只是能不能升职加薪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饭碗的问题。就像现在找工作必须会用电脑一样,未来不懂AI可能连入职门槛都够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