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荷兰表示将与中方化解安世半导体僵局,看来是真顶不住了! 10月21日上午,据环

荷兰表示将与中方化解安世半导体僵局,看来是真顶不住了! 10月21日上午,据环球时报报道,荷兰官方明确表示要主动找中方会面,专门解决安世半导体的僵局。 半个月前还靠着法院裁定和政府指令,硬生生夺走闻泰科技控制权的荷兰,这会儿突然转了态度,这波反转根本不是简单的“服软”,更像是被现实打醒后的无奈选择。 毕竟谁也没想到,他们费尽心机夺来的所谓 “控制权”,到头来只是张轻飘飘的股权证书,真正的核心命脉早就攥在别人手里。 安世半导体这盘子有多关键,荷兰当初怕是没真摸透。这家全球功率半导体第三的巨头,90% 产品都符合车规级标准,小信号二极管出货量常年全球第一,车规级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更是稳坐全球第二,全球 15% 的车规级功率器件需求都得靠它填。 但荷兰政府眼里只盯着那点股权,愣是没看清安世的产能布局 —— 全球 70% 的成品出货量都来自中国东莞的封测厂,每天上百万颗车规级芯片从这儿流向宝马、大众这些欧洲车企,荷兰冻结的总部办公室里,连条封装测试的流水线都没有。 这操作跟抢了别人的钱包却发现里面只有收据,真正的现金全存在对方手里的银行账户里没两样,简直是摸错了产业链的七寸。 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接管后第四天就出台出口管制,直接掐住东莞工厂的出口阀门。这下荷兰才傻了眼,安世欧洲工厂没了中国基地的生产支持,生产线立马陷入瘫痪,原本答应给车企的芯片成了空头支票。 宝马最先扛不住,公开说每月因缺芯损失高达 10 亿欧元,德国车企高管们组团飞上海,有人甚至蹲在东莞工厂门口抢现货,空运价格一周翻三倍还一箱难求。 这些欧洲车企可是荷兰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客户,他们一闹,荷兰政府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毕竟谁也不敢得罪这些能拉动欧洲经济的巨头。 更疼的是真金白银的损失砸在自己身上。接管安世后,荷兰日均损失高达 230 万欧元,半导体行业的配套企业现金流直接下滑 12%,经济学家测算要是僵局持续,荷兰 GDP 都得掉 0.04 个百分点。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安世过去五年给荷兰贡献 1.3 亿欧元税收、5000 个就业岗位,现在生产停滞,这些收益全成了泡影。 更要命的是投资信心崩了,韩国 SK 海力士直接暂停了对荷兰工厂的 20 亿美元投资,理由直白得很:对这儿的产业前景没底了。荷兰本想靠抢企业捞点好处,结果把自家营商环境的招牌都砸了。 最让荷兰坐不住的,是怕这把火燎到 ASML 身上。作为荷兰的 “国宝级企业”,ASML2025 年三季度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占比高达 42%,几乎快到半壁江山。 中方要是把安世的气撒到 ASML 头上,哪怕只是缩减一点订单,对荷兰经济都是重创。要知道 ASML 的营收直接关系到荷兰的科技竞争力,三季度 75.16 亿欧元的营收里,近半都带着中国市场的印记,荷兰可不敢拿这个赌。 之前跟着美国起哄限制半导体设备,已经让 ASML 捏着一把汗,现在安世这摊子再收拾不好,真要把中国市场逼急了,损失可不是接管一家企业能补回来的。 再说安世自己的日子也没法过,年出货量 1100 亿件的巨头,突然成了 “有订单没货发” 的尴尬角色,下半年营收预期被分析师下调了近三成。 荷兰接管团队折腾半天,连生产调度权都摸不着 —— 安世在中国有 5 家自有工厂,2 个晶圆厂 3 个封装厂,70% 以上的产能全在国内,上海临港的 12 英寸晶圆厂还在正常运转,中国子公司干脆宣布独立运营,工资自己发订单自己接,荷兰手里的那点股权连摆设都不如。这哪是接管企业,分明是给自己揽了个烫手山芋。 半个月前还靠着法院裁定和政府指令硬抢控制权,这会儿主动低头求和,荷兰哪是服软,分明是被产业链的现实打醒了。 他们终于看清,在全球化的盘子里,不是抢张股权证书就能当老大,真正的话语权藏在东莞工厂的生产线里,藏在车企离不开的芯片供应里,更藏在 ASML 那 42% 的中国市场份额里。再硬撑下去,丢的可就不只是安世的控制权,而是整个荷兰半导体产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