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烤肉店烧玉米:助农创新还是浪费粮食? 这家烤肉店的争议,表面是“玉米该不该烧”,实则是资源利用效率与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店家自称“助农”,但专家数据打脸:我国玉米年产近3亿吨仍需进口2000万吨,饲料缺口巨大。把本可制成酒精或饲料的玉米(哪怕品质较差)直接烧掉,好比“把实木家具当柴劈”——看似解决滞销,实则剥夺了粮食进入高附加值产业链的机会。 更值得玩味的是监管的“柔性执法”:无处罚依据却坚持规劝,恰恰点出问题的核心——粮食安全是情感红线。即便法律无禁止,“烧粮”的形式已刺痛公众对农耕劳动的集体敬畏。店家营销“环保健康”的人设也被实验拆穿:玉米热值低、燃烧产物含致癌物,所谓“甜味”不过是心理暗示。 真正的助农应推动滞销粮进入酒精厂、饲料厂等标准化回收渠道,而非鼓励“一烧了之”的短视逻辑。创新值得鼓励,但若以消耗粮食安全共识为代价,再炫酷的营销也只能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