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西宁开发区电解铝产能居全省第一

本报讯(记者樊娅楠)构建“电解铝—铝锭—铝合金—铝型材”“电解铝—铝合金—电线电缆”等多条产业链,铝液就地转化率超85%,电解铝产能全省第一,高于国家标杆水平52个百分点,“绿电铝”已进入苹果、蔚来汽车、沃尔沃等知名企业供应链……

近年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依托坚实的铝产业发展基础和丰富的能源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动铝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业发展体系,铝产业已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循环利用,形成“电解铝+分布式光伏+储能配套+直流接入”的行业新样板。2025年上半年,西宁开发区黄河鑫业、百河铝业获评全国首批绿电铝核心生产企业。清洁黄河鑫业、黄河创鑫、鑫业光储等绿色低碳品牌知名度持续攀升,百河铝业“BHL”牌铝锭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品牌。重点电解铝企业“碳足迹”认证指标达行业先进水平,相继通过ASI绩效标准、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国际铝业标准接轨。

为加快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破解产品“两头在外”瓶颈,西宁开发区专门制定《铝产业发展三年(2025—2027)行动方案》。依托黄河鑫业、百河铝业等链主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重点突破航空用高强韧铝合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等“卡脖子”技术,推动铝基复合材料产业化,延伸产业链下游、提升价值链高端,引导精细化工企业与下游应用企业结对攻关,超前布局前沿技术。以西宁开发区为核心,联动海东、大通铝产业产能,构建“氧化铝—原铝—深加工”一体化链条,吸引装备制造、终端应用企业集聚。强化数字赋能,推广“智改数转”,实现全流程能耗管控与柔性生产。以甘河园区为载体,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产业协同耦合,实现集群式联动和生态式发展。同时,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直供低碳能源,建设零碳铝业园区,以绿色环保制造为切入点,推动形成铝产业循环发展模式。加快绿色工艺、产品及先进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参与绿色认定,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精细化工企业。

“到2027年,西宁开发区力争实现高端铝产业集群营收1200亿元以上。”西宁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