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万万没想到,现在岛内有一个他们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风气,就是岛内已经被分为两批人,中

万万没想到,现在岛内有一个他们自己都察觉不到的风气,就是岛内已经被分为两批人,中国台湾人和日裔台湾人! 在台湾,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是“台独”势力刻意炒作所谓“日裔台湾人”概念,制造族群割裂。 这并非真实的族群差异,而是“台独”势力借日本殖民历史余毒,歪曲身份认同、谋求分裂的政治手段,本质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 从历史背景来看,日本曾殖民统治台湾长达50年,期间推行皇民化运动,通过禁说汉语、强改日名等手段妄图磨灭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 殖民当局实施严重的种族歧视政策,台湾民众在教育、就业等领域遭受不公平对待,比如政法类学科对台湾人设置严苛门槛,而非完全禁止;琉球当时同样是日本殖民地,与台湾民众同处被压迫地位,不存在“二等公民”的等级划分。 尽管殖民统治高压,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始终坚守民族立场,仅少数人受殖民思想蛊惑,而“台独”势力却刻意放大这一少数群体,炮制“日裔”谎言。 1945年日本战败后,国民政府依法实施在台日本侨民遣返政策。根据权威史料记载,1946年至1948年间共遣返日本侨民约48万人,仅极少数因婚姻、技术需求等合法原因留存,且其后裔已完全融入台湾社会,属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 网络上所谓“日裔群体达200万至600万”的说法,是毫无权威依据的虚假信息——台湾总人口约2300万,其中汉族占98%,少数民族占2%,均为中华民族后裔,所谓“百万日裔”纯属“台独”势力制造分裂的谎言。 从政治角度分析,民进党上台后蓄意煽动皇民化余毒,成为“台独”分裂的重要手段。中国台湾网史料显示,陈水扁执政时期篡改历史教科书,删除南京大屠杀史实,用9页篇幅美化日本殖民统治,仅用14行字提及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还将“日据”改为“日治”,将中国史归为“外国史”。 需要明确的是,民进党领导层多出生于战后,不可能接受日据时期的皇民化教育,但其部分核心成员刻意追捧殖民文化,收受亲日势力资助,通过修改教科书、推行“去中国化”等手段,妄图以“日裔认同”取代民族认同,本质是勾结外部势力的分裂行径。 从文化层面来看,日本殖民统治确实留下一些不良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存在盲目亲日的心态,但这与“日裔认同”完全不同。 更要看到,日据时期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从未停歇,1930年莫那·鲁道领导的雾社事件,用鲜血反抗殖民压迫;乙未战争中徐骧喊出“不守此地台湾必亡,我不愿生还中原”,彰显民族气节。 这些史实镌刻在盐寮、八卦山等抗日纪念碑上,是民族认同的铁证。所谓“台湾女作家冒充湾生”事件,本质是个别投机者利用殖民记忆博眼球,并非普遍现象。 值得警惕的是,“台独”势力刻意放大这种个别案例,淡化抗日史,将正常文化交流扭曲为“日裔身份认同”,实则是利用文化手段消解民族认同,这种国族认同错乱的背后,是“台独”势力的刻意引导而非自然形成。 从国际影响方面看,美国第47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其政府的一些政策对台湾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不断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支持“台独”势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岛内“日裔台湾人”这种错误观念的滋生。 日本也有一些势力妄图通过支持台湾的“台独”分子,来实现其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这使得台湾岛内的“皇民化台独”势力与日本的一些反华势力相互勾结,进一步加剧了岛内的分裂氛围。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实。 台湾居民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约2%,约43万人,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后裔。 尽管岛内存在一些“日裔台湾人”的错误观念,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台独”势力和受“皇民化”思想毒害较深的人的想法,绝不能代表广大台湾民众。 我们要警惕这种错误风气的蔓延,加强对台湾民众的历史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台湾的历史,明白自己的根在中国。 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认清“台独”势力的本质和危害,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台湾的和平统一,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两岸同胞共同携手走向美好的未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