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在福耀上班,跟我说了一句特扎心的话。她说,曹老板,真的老了。头发黄了,稀了,背也有点驼,跟视频里精神矍铄的样子,差挺大。 2025年10月16日,福耀玻璃的公告让这句话有了分量。曹德旺卸任董事长,这个快80岁的老人,终于说出了那句实在话:我八十岁了,该退休了。 但他没把话说死,保留了公司董事和部分子公司职务,还多了个终身荣誉董事长的头衔。与此同时,55岁的曹晖接棒,成了新任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这种安排很有意思,不是彻底放手不管,而是给儿子扶上马再送一程,这或许就是老一辈企业家的稳妥。 市场很快给出了反应。公告当天,福耀玻璃股价收涨0.47%,报66.88元,总市值1745亿元。到10月21日,股价继续微涨0.35%,市值稳定在1717亿元左右。 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动荡,这背后是曹晖多年积累的信任度。很多人不知道,曹晖的能力是被硬仗喂出来的。 2014年福耀美国工厂开工,2017年就亏了1亿美元,那段时间曹德旺亲自坐镇,曹晖则负责对接当地工会和供应链,硬生生把亏损的窟窿填上。这种海外实战的历练,比任何口头传授都管用。 曹德旺对儿子的“修理”早有预谋。曹晖刚进福耀就在车间搬玻璃,后来被派去香港开拓市场,接着又扎进美国工厂。 他曾赌气自己创业做汽车零部件,做出点名堂后还是被父亲叫了回来。以前觉得这老爷子太严苛,现在看全是苦心。福耀全球员工超过3万人,2024年营收几百亿,这么大的摊子,不经过千锤百炼,根本扛不起来。 更让人佩服的是曹德旺的格局。他捐100亿建的福耀科技大学,2025年迎来了首次招生,本科招了不到100人,还和厦大、同济联培硕士100名、博士50名。 学校专攻材料、芯片这些卡脖子领域,学费只要6000元,贫困生全免。他找来前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当校长,自己却彻底抽身,说不会把精力放在大学上,要去过真正的退休生活。这种把心血结晶交给专业人士的洒脱,比守着家业不放高明多了。 这让我想起了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同样是企业家,同样散尽家财办教育,不为私利只为国家。陈嘉庚说华侨是中国的一根柱石,曹德旺则用建厂和办学证明,中国企业家能扛起的不仅是商业版图,还有科技和教育的未来。这种精神的传承,比财富交接更有价值。 网友的评论很真实。有人说曹德旺活成了企业家该有的样子,退休也退得敞亮;也有人担心曹晖能不能接好班,毕竟父亲的光环太耀眼。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曹晖已经在福耀体系里打磨了几十年,从基层到高管的路径清晰,加上曹德旺的背后支撑,平稳过渡问题不大。 我觉得,曹德旺的退休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开始。他给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立了个标杆:传承的不只是股权和职位,更是做事的规矩和家国情怀。只要这种精神在,福耀的根基就不会动摇。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