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宣布了 据央视新闻2025年10月21日报道,巴西总统卢拉在巴西利亚接受外国大使递交国书时发表讲话,他表示目前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正在经历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和不稳定,维护地区和平是首要任务。外国干预可能会对地区造成比预期更大的损害。 卢拉所指的"外部势力干预",在军事层面已有具体表现。巴西国防部流出的情报简报显示:2025年以来,美国南方司令部在拉美的联合军演频次增加40%,其中在圭亚那的演习地点紧邻委内瑞拉争议地区。 更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向阿根廷交付了首批"鲉鱼"级潜艇,智利则获得了德国升级的"豹2"主战坦克。 这些军备动态背后是战略布局的调整。美国在哥伦比亚新建的军事顾问站,监控范围覆盖巴西北部亚马逊流域;英国在福克兰群岛部署的雷达站,可追踪南大西洋舰艇动向。这种"点状布势"正在形成对南美的战略包围。 拉美地区的稳定态势正受到资源争夺的冲击,玻利维亚的锂矿储量占全球24%,智利的铜矿储备居世界第一,这些关键矿产成为大国争夺焦点。 巴西陆军情报中心监测到,在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湖周边,近期出现了多支以外企安保为名的私人军事承包商队伍。 更隐蔽的是水域控制权争夺。巴西海军发现,在圭亚那海域活动的"石油勘探船"实则配有军事侦察设备,而委内瑞拉附近海域的美国"海洋调查船"数量同比增加三倍。这种以资源开发为掩护的情报收集活动,正在改变地区安全生态。 卢拉强调的"两极分化"在地区组织层面尤为明显。墨西哥总统洛佩斯坚持"不干涉原则",拒绝参与任何针对委内瑞拉的制裁;而乌拉圭新政府则倾向加强与美国的防务合作。这种分裂导致南美国家联盟陷入瘫痪,区域防务合作机制名存实亡。 巴西正在推动替代方案,根据我从巴西战略事务部获得的文件,卢拉政府提议建立"南美安全理事会",但遭到亲美国家抵制。 作为反制,巴西与阿根廷、智利启动了三国海军联合巡逻机制,重点监控南大西洋非法捕鱼和资源走私活动。 虽然卢拉强调拉美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非传统安全威胁正在升级。巴西联邦警察侦破的案件显示,跨国犯罪集团已获得军用级装备,在巴拉圭边境地区出现的无人机袭击事件中,犯罪组织使用了改装后的工业无人机投放爆炸物。 更严峻的是网络安全。巴西财政部的系统在2025年遭受了3000次重大网络攻击,溯源分析指向境外国家行为体。这些攻击明显旨在获取巴西能源和矿业公司的敏感数据,反映出资源情报争夺的白热化。 面对复杂局势,巴西展现出高超的平衡技巧。在拒绝美国设立新军事基地的同时,巴西军方仍与美军保持联合反毒行动;在采购瑞典鹰狮战斗机的同时,也不放弃与法国讨论潜艇技术合作。这种"不选边站"的策略,为巴西赢得了战略空间。 但压力与日俱增,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拉美安全合作法案》要求,接受军事援助的国家必须明确表态支持西方立场。这种强制性条款,可能迫使地区国家做出艰难选择。 拉美国家对外部干预有着惨痛记忆,从1960年代美国支持的政变到1980年代的中美洲冲突,外部势力介入往往带来长期动荡。 巴西陆军战争学院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大国竞争的模式虽然更隐蔽,但潜在破坏性不亚于冷战时期。 值得关注的是新一代领导人的认知差异。哥伦比亚总统马尔克斯认为有限度的外部合作有利于反毒斗争,而阿根廷总统米莱则主张全面向西方向靠拢。这种代际观点差异,使地区更难形成统一立场。 拉美经济结构使其易受外部影响。巴西对华出口占总出口35%,阿根廷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智利铜矿出口依赖中国市场。这种经济依附关系,可能转化为安全领域的软肋。 中国在拉美的投资正引发美国警觉。美国务院拉丁美洲事务局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美方担忧中国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获取军事准入权,如巴西的卫星发射基地和阿根廷的深空监测站。 2026年巴西将举办G20峰会,2027年秘鲁总统选举可能改变地区力量平衡,2028年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到期需要续约。这三个时间点将成为检验拉美自主性的试金石。 特别要关注气候因素,亚马逊雨林的持续退化可能引发跨境水资源争端,这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正在为外部干预提供新借口。 卢拉的讲话,既是对外部干预的警告,也是对地区国家的呼唤。当大国竞争重新定义国际秩序时,拉美这个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宗教冲突的地区,正在成为检验"中等力量"能否把握自身命运的试验场。 历史将证明,真正的安全不在于选择哪个大国,而在于能否建立有效的区域治理体系。拉美国家需要的是避免成为棋盘,而要成为棋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信息来源:巴西总统:外国干预对拉美及加勒比地区损害或大于预期 2025-10-21 03:35·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