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乌军这波操作真是炸了个大烟花!刚开始冷,就赶着给俄罗斯送温暖,奥伦堡那边天然气处理厂被无人机命中,炸得半边天都亮了。年产450亿立方米的设施,这一把火下去,俄罗斯的能源动脉算是被结结实实敲了一棍。 但仔细想想,这种打法背后透着一股无奈。乌克兰现在正面战场压力太大,西方援助又经常掉链子,只能靠这种远程偷袭来找点场面。无人机便宜,几千美元就能改装,可炸掉的天然气设施重建得花十亿级别,看起来是笔划算买卖。可问题在于,俄罗斯能源体系太庞大了,这点损伤就像在大象身上扎了根针,疼是疼,但根本不致命。反而可能激怒对方,引来更猛烈的报复。 最近俄军对乌克兰电网的打击越来越狠,冬天马上要来了,要是供暖供电再出问题,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战争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成了看谁先熬不住的消耗战。乌克兰经济基本靠外援撑着,而俄罗斯能源收入虽然被折腾,但底子厚实,短期根本动摇不了根基。这种偷袭战术,更像是一种拖延时间的策略,真正想靠这个翻盘,难度太大了。 再说无人机突破防线这事,奥伦堡离边境一千多公里,居然能被摸到核心设施,俄罗斯的防空网络确实存在漏洞。但吃了几次亏之后,俄军肯定会加强后方防护,下次再想得手就没那么容易了。这种“低成本换高损失”的机会窗口,可能正在慢慢关闭。 其实最惨的还是两边老百姓。能源设施炸了,物价要涨,冬天取暖可能出问题,日子过得提心吊胆。战争持续越久,普通人的苦难就越深。现在双方互相袭击民用基础设施,这仗打得越来越没有底线了。 感觉乌克兰现在是在赌,赌西方不会放弃自己,赌俄罗斯先撑不住。但赌注下得太大,万一输了,后果不堪设想。俄罗斯的家底经得起耗,乌克兰呢?光靠无人机偷袭,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