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马伟明猜中了,百亿核航母变成烂尾工程,军方给出最后的期限,中国教授竟然预言了美国

马伟明猜中了,百亿核航母变成烂尾工程,军方给出最后的期限,中国教授竟然预言了美国福特级航母的未来,美国耗资百亿建造的核动力航母,最后却成了“烂尾工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事儿其实早在2017年就被被中国的马伟明院士点破了,他曾表示美国在电磁弹射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急于应用,会导致系统性风险。 当时很多人都不信,认为马院士在信口开河,但是现在再看福特级这摊子烂事,才发现这简直就跟预言似的。 当初美国造福特级,本来是想靠它坐稳“海上霸主”的位置,首舰“福特”号刚规划时说花105亿就够,结果造着造着钱像流水一样填进去,最后花了快170亿。2017年总算交了货,满世界吹自己装了电磁弹射、先进阻拦装置这些黑科技,可没等拉出去秀肌肉,麻烦就找上门了。 最核心的电磁弹射系统先掉了链子,本来吹牛说四千多次弹射才会坏一次,结果实测下来181次就大概率趴窝,四年里硬生生搞坏了好几架舰载机。飞行员上天都得提心吊胆,不知道哪次起飞就得被这破系统坑了。 阻拦装置也不靠谱,水涡轮磨得飞快,舰载机降落全看运气,好几次差点直接砸甲板上。更离谱的是武器升降机,全舰11个,刚交付那会儿能正常转的就俩,修了四年才勉强弄好9个,美国国会的报告都直骂这是“军工笑话”。 就连号称先进的双频雷达也水土不服,电磁兼容性差得要命,后来实在没办法,只能打算在后续舰上换成老款单频的,等于承认这钱白花了。 国内早有教授说过,把一堆没成熟的技术硬凑在一艘船上,根本不是创新,就是瞎冒险。果不其然,福特号从2017年服役到现在,修修补补就没停过。2023年一次部署中拦阻系统突然失灵,硬生生在海上趴了一周才修好。 美国海军急得上火,2019年就给船厂设了整改期限,后来又延到2021年、2024年,每次都不了了之。现在军方彻底没耐心了,撂下话2025年底必须解决所有问题,不然整个福特级项目都得重新算账,搞不好后续的“肯尼迪”号、“企业”号都得黄。 可眼下“肯尼迪”号交付已经从2025年推到2027年,三号舰更是没个准信,老的“尼米兹”级又陆续退役,太平洋部署都快捉襟见肘了,甚至传出美军高层找马斯克问技术建议的消息,那窘迫劲儿藏都藏不住。 反观咱们这边,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早就创下四千次无故障的纪录,2025年9月都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的弹射起降了,国防部都说服役不远了。马伟明团队搞的中压直流系统本就比美国的中压交流先进,加上咱们从辽宁舰练手、山东舰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突破技术,一步一个脚印,压根没犯美国那种急功近利的错。 说白了,美国不是没技术,就是太想抢风头,把一堆没打磨好的“半成品”硬塞给航母,结果钱花得肉疼,问题却越修越多。马伟明当年说的“没真正搞明白原理”,现在成了福特级最真实的写照。 要是2025年底的期限还达不到要求,这耗资百亿的航母,恐怕真要成了史上最昂贵的“烂尾工程”。 参考资料: 央视 《焦点访谈》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85
用户18xxx85 12
2025-10-21 13:03
马院士[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