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娘家给的底气真足”!河南商丘,女孩在出嫁这一天恰逢大雨,让前来接亲的婚车压根无

“娘家给的底气真足”!河南商丘,女孩在出嫁这一天恰逢大雨,让前来接亲的婚车压根无法靠近女方家。经过大家伙一顿商量,最后将婚车停在苞米地对面,虽然距离女方家最近但距离也达到了500米。 ​女方这边有一个婚俗,即新娘的脚不能着地,加之新娘来回不能走同一条路。为此,娘家人几乎都有一个想法,即大家伙把新娘抬过去。就这样,几个娘家人齐心合力抬着新娘走了500米,最后顺利将新娘送上婚车。 那雨下得叫一个实在,噼里啪啦砸在院里的铁皮棚上直响,院外的土路早成了烂泥塘,一脚踩下去能陷到脚踝。新郎那边打过来电话,语气里全是急活儿,说婚车轱辘陷在苞米地边的土沟里,试了好几次都出不来,再耽误就要错过算好的良辰吉日了。商丘这边本就讲究婚嫁礼仪,新娘脚不沾地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说是沾了地气会坏了福气,跟古代新娘踏毡席而行的讲究是一个理儿。 新娘穿着红绣鞋坐在床边,眼圈有点红,不是怕吃苦,是怕扫了大家的兴。她妈一看这情形,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直接拍板:“怕啥!咱家人多,抬也得把俺闺女抬到婚车上!”话音刚落,几个堂哥表哥立马找来了家里的竹编躺椅,用红绸子缠了好几圈,又垫上两层厚厚的棉被。新娘她叔蹲下来试了试承重,直起腰喊:“都搭把手,大的在前头掌方向,小的在后头稳着劲儿!” 出发的时候才知道这500米有多难走。苞米地边的路坑坑洼洼,积水混着泥,抬椅子的人深一脚浅一脚,裤腿子全溅上了泥点子。走在前头的堂哥不小心踩滑,差点摔了个趔趄,赶紧抓住旁边的苞米秆稳住身子,嘴里还笑着喊:“放心,你哥我稳着呢!”新娘手里攥着红盖头,忍不住掀开个缝往外看,只见娘家人有的在前面蹚路,有的在旁边扶着椅子,连七十多岁的姥爷都拄着拐杖跟在后头,嘴里念叨着“慢点儿,慢点儿”。 路过一片积水深的地方,几个年轻人干脆脱了鞋光脚走,脚底的泥疙瘩硌得生疼也没人吭声。有看热闹的邻居举着手机拍,嘴里直夸“这娘家太给力了”,这话传到新娘耳朵里,她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其实商丘的婚俗里,本就有娘家人撑场面的说法,就像婚宴上少不了象征福气的王八汤一样,都是图个喜庆安稳。 好不容易到了婚车旁,大家伙儿小心翼翼地把新娘扶上车,一个个累得直喘气,脸上的雨水混着汗水往下淌。新郎赶紧递过来烟和矿泉水,被新娘她爸摆手推了回去:“好好待俺闺女,比啥都强。”这话听得人心里发热。 有人说现在还讲究这些老规矩太死板,可看着这场景才明白,这不是死板,是藏在规矩里的心意。就像广东湛江那家人,台风天里照样用小船办婚礼,困难再大也挡不住想把日子过好的心思。娘家人抬的哪里是新娘,是对闺女的牵挂,是让她到了婆家也能挺直腰杆的底气。那些说婚俗麻烦的人,大概没见过这种齐心合力的温暖,没体会过被家人稳稳托举的踏实。 我老家邻居家嫁姑娘时,也是突然下了雨,是新娘的几个舅舅轮流背着她上的婚车。后来姑娘说,每次想起那天舅舅们湿透的后背,就知道自己永远有退路。这些看似繁琐的仪式,早成了家人表达爱的方式,比任何甜言蜜语都实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