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刚当选国民党主席!既不做李登辉第二也不学马英九,她的路太野 不过经过仔细分析,我发现不管是李登辉还是马英九,都无法代表郑丽文本人的风格。郑丽文早年在民进党,后来因为批评党内斗争被开除,批评民进党太监民意、太监民主、太监前途。 谁能想到,这个现在敢在“立法院”把民进党“抗中保台”话术怼得哑口无言的国民党主席,三十年前竟是民进党里最敢说真话的“异端”?1969年出生在台北的郑丽文,台大法律系毕业时正赶上台湾党外运动最热闹的年代,受“民主进步”口号吸引,24岁就一头扎进民进党。那时她眼里的民进党,还是个“敢对抗威权”的团体,可跟着陈水扁团队跑了几年,她慢慢看清了内里的龌龊——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民进党把“台独”当政治筹码,为了夺权连基本的政策共识都不顾,党内大佬忙着分赃,基层民意被当成“选举工具”,她看不惯,在“立法院”质询时直接戳穿“民进党用‘台独’骗选票,却让台湾年轻人买不起房、找不到工作”,这话像颗炸弹,直接炸懵了民进党高层。 2002年那次“炮轰”是她和民进党的决裂点。当时民进党为了推动“公投立法”,故意煽动两岸对立,郑丽文在党团会议上拍了桌子:“‘台独’会把台湾拖进战争,你们这群人只想要权力,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这话不仅没被听进去,反而被民进党贴上“亲中卖台”的标签,连她参与起草的“两岸交流条例”修正案都被搁置。更狠的是,民进党高层私下施压,让她公开道歉,否则就开除党籍。郑丽文偏不,她拿着党内分赃的证据,在记者会上痛骂“民进党从为民请命的团体,变成了太监民意、太监民主、太监前途的烂党”,话音刚落,民进党就火速发文,把她扫地出门。 离开民进党后的五年,她没急着找下家,反而跑去做媒体人,在电视台开政论节目,把蓝绿两党的毛病都扒得底朝天。也是这段时间,她看清了李登辉的真面目——那个表面帮国民党,暗地里却推“两国论”的“隐形台独”,把国民党搅得内斗不断;也看到了马英九的局限——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虽然推动两岸三通,却怕被骂“亲中”,在“九二共识”上含糊其辞,面对民进党“卖台”的攻击只会被动辩解,连两岸经济合作带来的红利都不敢大声宣传。2008年,国民党邀请她加入,她提了个条件:“我进来不是为了混职位,是要跟‘台独’干到底,跟党内的‘投降派’干到底。” 她在国民党里的“野”,跟马英九的“温吞”完全是两个路子。马英九时期,国民党面对民进党“抗中保台”的口号,总想着“息事宁人”,连“九二共识”都不敢常提;郑丽文不一样,她在“立法院”直接跟民进党“立委”对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开罗宣言》写死的历史事实,你们喊‘台独’,就是想把台湾人绑在‘战争火药桶’上!”去年民进党炒作“大陆威胁论”,要停掉两岸农产品贸易,她直接带着台湾果农去“行政院”抗议:“民进党为了政治私利,让莲雾烂在地里、芒果没人收,你们才是台湾农民的敌人!” 但她的“野”也藏着隐患。国民党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有亲马英九的“温和派”,有主张“本土优先”的派系,还有跟李登辉余党藕断丝连的人。她刚当选,就有党内大佬暗讽“她从民进党过来,根本不懂国民党的规矩”;民进党那边更不会放过她,翻出她早年在民进党时的发言,故意断章取义说她“反复无常”。更难的是,现在台湾年轻人对“蓝绿恶斗”早就厌烦,她喊着“反独保台、务实交流”,可怎么让年轻人相信国民党能带来改变,而不是换个人继续内斗? 郑丽文常说:“我不做李登辉,因为他卖党卖台;不学马英九,因为他太软太怕。”可这条路比她想的难走——要整合分裂的国民党,要顶住民进党的攻击,还要让两岸关系回到务实交流的轨道,每一步都得踩着刀尖走。她的“野”是优势,敢闯敢拼;但“野”也可能是短板,一旦没把握好分寸,很容易被对手抓住把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