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白宫公开宣布了 2025年10月19日消息,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马上要去白宫讲话,他负责经济事务,这次谈的是人工智能,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接着七月那份二十八页的AI计划继续讲,那份文件讲的是怎么管AI,重点不在技术伦理,而在怎么帮美国的科技公司保住优势。 懂行的都知道,哈塞特这趟讲话,根本不是补全什么计划细节,而是带着他骨子里的“保守派经济逻辑”来给硅谷站台。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打从2017年第一次进白宫当经济顾问,就没离开过“给企业松绑”的核心思路——当年他主导的税改法案,一口气把企业所得税砍到30年来最低,嘴上喊着“提升工薪阶层收入”,结果大半好处都流进了科技巨头口袋。现在转头管AI,这套“亲企业”的老路子自然玩得更熟。 七月那份28页的计划,说白了就是他给硅谷量身定做的“特权清单”。里面明晃晃写着要废除拜登时期的AI监管令,把数据中心、半导体工厂的审批流程砍到最短,甚至动用联邦土地建超算、给电网开绿灯保电力供应。这哪是管AI,分明是给科技公司开绿灯!更狠的是那条“联邦采购规则”,要求政府买的大语言模型必须“不带意识形态偏见”,翻译过来就是“别管我们的模型有没有算法歧视,能帮美国说话就行”,把技术伦理直接踩在了脚下。 哈塞特敢这么干,全是盯着眼前的“AI竞赛焦虑”。五月份参议院听证会上,硅谷大佬们快把嗓子喊哑了,说中国AI算力增长太快,再监管就赶不上了。他这回来讲话,八成要补全“怎么卡对手”的细节——之前计划里提的“全栈AI出口套餐”,就是要把美国的芯片、模型、标准捆在一起卖给盟友,既赚差价又堵死对手的技术路。可他没说的是,美国自己的AI泡沫都快吹破了:甲骨文签了几千亿合同,股价一天涨出2400亿美元市值,可连盈利的影子都没见着;英伟达砸1000亿给OpenAI,转头又从对方那拿芯片订单,说白了就是互相抬估值的“循环游戏”。 最讽刺的是,这位“经济顾问”压根没提普通民众的死活。放松监管意味着什么?AI模型出错没人担责,算法歧视逼得普通人丢工作,这些风险全甩给社会,好处却被巨头攥着。就像他当年搞税改,企业利润涨了,工薪族的工资却没见多,现在搞AI还是老样子——只算科技公司的“账本”,不算民众的“生存账”。OpenAI CEO自己都承认“AI领域有点泡沫化”,哈塞特却还在催着往火里添柴,眼里只有“美国优势”,哪有什么民生考量。 他这套“以垄断换优势”的逻辑,早晚会反噬。台积电董事长上个月还说AI需求“全面强劲”,可底下藏着多少虚假订单谁也说不清。现在强行给企业松绑,就算暂时保住了技术优势,等泡沫一破,买单的还是普通纳税人。毕竟历史早证明了,靠给巨头特权堆出来的“领先”,从来都长不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