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织密“舒”美交通网,绘就县域振兴新图景!

秋日的六安市舒城县,车流在崭新的柏油路上穿梭,高铁从合安高铁舒城东站呼啸而过,乡村公路如银链般串起青山绿野……“十四五”以来,舒城县交通运输局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以“联网、补网、强链”为主线,锚定“内畅外联、城乡一体、智慧绿色”发展目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交通答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路网升级:打通“主动脉”,激活“微循环”

舒城县地处皖中腹地,是合肥、六安、安庆三市交汇的“几何中心”。“十四五”期间,该县立足“大交通”格局,重点推进“两环三横四纵”干线公路网建设,让“地理中心”变身“交通枢纽”。

2022年12月,德州至上饶高速公路合肥至枞阳段通车运营,实现了舒城县城区15分钟通达高速公路的目标,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周边地区到万佛湖景区的距离,不仅串起万佛湖、汤池温泉等旅游资源,更成为舒城农产品出山的“黄金通道”。截至2024年底,全县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396公里,基本形成“半小时县城经济圈”“1小时全域旅游圈”。

在打通“主动脉”的同时,舒城县聚焦乡村振兴,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将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2021-2024年,全县累计投入15.93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518公里,实现1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率达73%。“以前运茶要绕30里山路,现在村道直接通到茶厂门口,鲜叶从茶园到车间只要10分钟!”舒茶镇石塘村茶农魏建国的感慨,道出了农村公路带来的“蝶变”——如今全县特色农产品运输成本下降30%,乡村旅游年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带动1.2万农户走上增收致富路。

智慧赋能:科技添翼,服务升温

“依托‘舒城交通大脑’,我们可实时监控全县10余条干线公路、21座桥梁的运行状态,地质预警与事故处置响应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舒城县公路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县率先建成“智慧公路综合管理平台”,集成GIS地图、养护动态监管、执法协作、地质监控、应急管理等模块,实现“一张屏管全域”。目前,平台已接入视频监控127路,累计预警处置道路隐患2100余起,道路事故率下降18%,县乡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89.6%。

针对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痛点,舒城县创新推出“城乡公交+定制客运+物流快递”融合模式。全县所有公交线路实现“公交卡+扫码+老年卡”全场景支付,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5.5%;相继开通“学生专线”“杭埠园区专线”“毗邻公交”“旅游专线”等定制公交线路,日均服务约5000人次;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快递进村”覆盖率达100%,2024年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25亿元,“舒城小兰花”“万佛湖鳙鱼”等特产通过交通网络“飞”向全国。

绿色转型:生态为基,绘就共富画卷

“美丽公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将公路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深度融合,全力打造绿色环保的景观之路。”该项目负责人指着上半年新建的环万佛湖美丽公路介绍,该公路以“风貌微更新、设施微改造、导视重打造、节点重梳理”为建设思路,采用生态护坡、植草沟、雨水收集净化等手段,最大限度减少对湖水的污染。沿线42公里绿化带优先选用桂花、乌桕等本地树种,既降低养护成本,又构建起“四季有景”的环湖生态长廊。

“十四五”期间,舒城县新(改)建公路全面执行“生态保护一票否决”制度,累计种植绿化苗木约11万株,恢复公路沿线生态1200亩,真正实现“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交通线”到“发展带”,舒城的“交通强国”实践,正是新时代县域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下一步,舒城县交通运输部门将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都市圈”等战略,抢抓合六同城化等多重政策机遇,全力推进S19淮桐高速、S21霍怀高速、S241风景道、G206桃溪段改建工程、金舒大道等项目,让交通真正成为拉动经济的“先行官”、服务民生的“连心桥”。

大道通衢向未来,车轮滚滚绘新篇。在交通强国的征程上,舒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坚实的步伐,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广阔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