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但在实战中,这些武器到底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抛出这个观点的是俄罗斯军事评论员伊戈尔・科罗特琴科,这位冷战时期就在苏联总参谋部搞军力评估的老兵,见过太多武器从 “纸面王者” 到 “实战鸡肋” 的转变。 2025 年 7 月他在《军工信使》杂志发文,详细拆解了中国军工的崛起与隐忧,字里行间都是过来人的务实视角。他承认,单看数据,中国武器早已今非昔比,但实战这道 “终极考题”,还没真正答过。 最典型的就是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这款 2019 年就公开亮相的装备,能以 10 马赫速度在大气层边缘 “打水漂”,美国现役反导系统根本跟不上它的变轨轨迹,纸面突防率接近 100%。 科罗特琴科对比过中美同类项目,美国的 AGM-183A 高超音速导弹测试多次失败,而东风 - 17 已经完成十几次实弹发射,连模拟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命中精度都控制在 10 米内。但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测试都是预设场景,真实战场里的复杂电磁环境、突发干扰,和实验室完全是两码事。 055 型驱逐舰的处境也类似。这艘排水量 1.3 万吨的 “海上堡垒”,装着 112 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能兼容防空、反潜、反舰等多种导弹,连鹰击 - 21 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都能上舰,火力密度比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高出三成。 2024 年西太平洋演习中,055 曾单舰同时跟踪 20 个空中目标,还精准拦截了模拟来袭的巡航导弹,表现堪称完美。可科罗特琴科注意到,美军驱逐舰在中东、黑海常年执行实战任务,光是应对胡塞武装的无人机袭击,就积累了上百次实战拦截经验,这些是演习里练不出来的。 被拿来举例的还有 CH-5 无人机。这款翼展 21 米的 “战场多面手”,能连续飞行 40 小时,挂着导弹精准打击 3000 米外的目标,任务载荷比美国 “捕食者” 无人机还高 20%。 但科罗特琴科提到,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用 “天竺葵” 无人机时,才发现实战中沙尘会堵塞发动机、敌方电子干扰能让导航失灵,这些细节在和平环境下的测试里很难暴露。中国无人机虽在中东多个国家有出口,但都是用于低烈度冲突,高强度战场的生存能力还没经过检验。 科罗特琴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见过太多纸面性能强悍的武器栽在实战里:美国 “战斧” 导弹刚问世时,海湾战争里精准度只有百米级,后来经几十场实战迭代,才达到现在的米级精度; F-117 隐身战机曾被认为 “不可击落”,却在南联盟被老式导弹打下来,逼着美军重新设计隐身涂层。俄罗斯自己的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在乌克兰实战中也暴露了精度不足的问题,后来紧急升级了制导系统。 不过这位俄专家也留了余地,他特意提到中国武器缺实战检验,恰恰是因为远离战争,这其实是最大的成功。而且中国正在用高强度演习补短板,2025 年 4 月东部战区的 “海峡雷霆” 演练,就专门模拟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远程火力打击,对着模拟港口、能源设施的目标精准开火,把演习当成 “准实战” 来练。 更关键的是,中国有美军都羡慕的完整工业体系。2025 年 10 月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显示,美军 F-35 战机因为零件短缺,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妥善率还不到 50%。而中国武器从芯片到发动机,几乎都能自主生产,就算实战中发现问题,也能快速迭代改进。这一点,科罗特琴科在文章里也格外强调,认为这是中国军工的 “隐形底气”。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