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车站那10分钟,多少人看着她被欺负,就没人敢站出来? 10月9号下午,台北车站人挤人,广播里还在报着车次,一个香港女游客喝多了,倒在大厅里。结果44岁的邱某,直接把她拖到墙角,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欺负了整整10分钟。 监控拍得明明白白,路过的人要么绕着走,要么停下来看两眼就走,还有人掏出手机拍视频,就是没一个人上前拦着,也没人第一时间报警。最后还是二楼一个马来西亚学生,觉得不对劲,先拍了视频,又找朋友帮忙报的警,可等警察赶来,邱某早就跑没影了。 后来才知道,这邱某根本不是好人,是个通缉犯!去年偷东西被判了刑,没交罚金就一直躲着,平时装成流浪汉,在车站附近晃来晃去,早就该管管了,结果一直没人处理,成了定时炸弹。 更气人的是,事发5天之后,警方突然出来说“他俩早就认识,不是随便找的人,大家放心”。这叫啥放心啊?认识就能当众欺负人吗?那10分钟里,那么多人看着,就因为“认识”,这事就合理了?网友说得特别对:“就算是熟人干的,围观的人那么冷漠,不也一样让人难受?” 台铁的反应更敷衍,出了事好几天,才轻飘飘说句“挺遗憾的”,还把原因推给“车站里滞留的人多”,然后就说“以后加强巡逻”。可早在2015年,捷运砍人案之后,他们就说过这话了,说了无数次,结果呢?台北车站到处是监控照不到的死角,也没有固定的警察在这守着,巡逻也是想起了才转一圈,这么搞,不出事才怪! 有人说,这是“人多了反而没人管”的毛病,人越多,越没人愿意担责任。可真不是这样啊!之前松山区有个女骑手遇到类似事,她一冲上去,立马就有路人跟着帮忙,说明不是没人敢管,是没人先迈出那一步。更何况,台湾2023年才改了《性骚扰防治条例》,说性侵最重能判3年,还能罚一百万,结果法条写得再严,在大家的沉默面前,根本没用。 现在邱某是被抓了,要去坐牢,台铁也说以后“24小时巡逻、升级监控”,可没人信这话。旅客都在问:“以前也说巡逻,也说补监控盲区,这次能真的做到吗?”还有人怕得慌:“白天人这么多的地方都这样,那晚上出门,岂不是更危险?” 其实这事儿最让人寒心的,不是邱某一个人的坏,而是一边是整个体系的“糊弄”,一边是人心的冷漠。当局忙着用“他俩认识”来安抚大家,管理者用“加强巡逻”应付舆论,可那些路过的人、本该守着大家安全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全都选择了转过头去。 监控能拍清楚邱某做了啥坏事,却照不亮围观的人心里的犹豫;法条写得再严厉,也喊不醒那些装睡、不愿担责的人。台北车站那10分钟的沉默,比这起案子本身,更像一记耳光——公共安全从来不是靠喊口号,人心要是暖不起来,再严的规定、再多的监控,也不是真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