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24小时后,大陆致贺电,郑丽文递出三句话,两岸同属中华民族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一落幕,郑丽文就成了全台湾的焦点。可真正让两岸和国际社会都竖起耳朵的,却是那份发来的大陆贺电。 大家都在琢磨,大陆这番操作到底有什么想法,郑丽文的哪三句话,两岸关系会不会因此添上一把柴。 全球媒体、各路评论员都盯紧了这场互动,谁都明白,这不是普通的“祝贺”,而是一场关系台海未来的风向标。 这24小时的沉默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其实,熟悉两岸事务的人一看就明白,大陆不是没啥好说的,而是必须掂量清楚。 大陆方面对郑丽文的新立场、新路线做了一番细细盘算。毕竟,岛内政局瞬息万变,谁也不能一锤定音。贺电内容不多,却每个字都分量十足。 核心意思明晃晃地摆在那,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不含糊、不转弯。 只要认这个基石,大门随时敞开;要是拎不清,那恐怕只能各走各的。其实,这套打法不是头一回了。对那些不认“九二共识”的政党,大陆历来敬而远之,冷处理到底。 反过来,只要你认同“一个中国”,愿意对话,大陆就不吝善意。这次郑丽文上台,贺电就像专门为她量身定做,既有鼓励,也有试探。国际舆论也看得明白,这是一场“区别对待”的现实操作,给台湾岛内各派划了清楚的红线。 郑丽文亮出“三句话”,直接点名了两岸关系的痛点和出路。第一句,旗帜鲜明反对“台独”。这话说得不拐弯不抹角,和民进党那套“说一套做一套”的“隐性台独”划开了界线。 郑丽文的立场,显然是在给台海降温。 第二句,主打“强化交流合作”,把经济民生摆在了台面上。说到底,台湾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饭碗和日子。 对比一下民进党这些年高价采购美国武器,把台湾财政压得喘不过气,谁都知道这是赔本买卖。郑丽文提出要让台湾回归民生本位,减少“棋子感”,这才是老百姓最想听到的真心话。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带来的好处摆在那,2024年闽台贸易额又创新高,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利益。 第三句,“促进台海和平稳定”,点破了两岸民众共同的心声。台商、台青在大陆闯荡,凭本事吃饭;台农产品通过“小三通”畅销大陆,日子红火。 郑丽文想扮演“和平缔造者”,这和岛内那套动辄“抗中保台”的口号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其实,贺电和“三句话”的背后,藏着更深的民族情感。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这句话说起来平淡,实则分量千斤。历史和文化的纽带,真不是哪一纸协议说断就能断。 像《富春山居图》那样的合璧展,妈祖信仰的共同敬仰,还有歌仔戏的南北呼应,这些都是两岸绕不开的精神家园。民间的互动更是频繁得很。 两岸中学生一起夏令营,台湾同胞在大陆看病能用医保,台农产品乘着“小三通”顺利卖到大陆市场,这些画面比什么政治宣言都管用。 采访中,不少台湾老百姓说大陆像自家人,遇上麻烦能帮一把,彼此之间有种天生的亲切感。这种骨肉亲情,哪是外部势力挑拨得了的? 回头看看历史,无论是联合抗日还是一块闯荡世界,两岸的命运早就拴在一起。只要大家认清脚下的土地、心里的血脉,两岸关系的路就不会越走越窄。 眼下,大陆的贺电和郑丽文的“三句话”像是给紧绷的台海局势打了个“止损点”。两岸互动,有了“九二共识”和民族认同作底座,就不怕风浪再大。 只要方向没跑偏,海峡的潮声迟早会盖过那些挑衅的杂音,真正的团圆和繁荣也就不远了。 参考资料:蓝营盼望求新求变,岛内期待两岸转暖,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2025-10-20 07:18·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