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都有哪些重要部署?|#羊晚政见#】#一张图了解四中全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都有哪些重要部署?|#羊晚政见#】#一张图了解四中全会#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按照惯例,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现在通常是每一届召开七次全会。从历史上的四中全会召开时间上看,四中全会多位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讨论内容亦涉及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备受关注。

记者梳理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始终围绕“改革”“发展”和“治理”等关键词展开,于关键节点回应关键问题,立足当前和长远,绘就中国发展蓝图。

擘画发展“路线图”

时间回拨至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鼓舞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造新经验、进行农村体制改革敞开了大门。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1985年9月,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为“七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了“路线图”。

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必要调整,强调要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坚决执行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多次讨论党的建设问题并作出重要部署。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99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把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全会要求,在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部署的同时,着重解决好党的组织建设这个中心环节,特别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和锻炼数以万计的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从而形成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整体部署。

进入新世纪,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

大步推进国企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五大后,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全面展开。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集中讨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国有企业改革大步推进。在改革的推动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增加。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一次镌刻在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

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成就伟业的保障。2019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节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

据悉,这也是我们党历史上首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政治问题。

从农业改革到国企改革,从党的建设到依法治国,再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四中全会的议题总是紧扣时代脉搏,响应人民呼声,清晰地映照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此次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为新征程上的关键五年擘画蓝图,关乎你我未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原创]记者:丰西西、李焕坤、袁春瑜;编辑:杨雨桐;审签:艾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