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民营眼科巨头爱尔眼科(300015.SZ)做慈善遭到质疑。
近期,网易清流工作室刊发《眼科医院慈善资金回流疑云:爱尔眼科等善款“左手倒右手”》,揭露爱尔眼科“左手捐钱、右手收钱”的运作模式,可能通过慈善行为赚取医保基金差价。
官网显示,2025年9月,爱尔眼科再度登上“中国慈善榜”。
近年来,关于爱尔眼科旗下分支机构骗保事项频频被曝光,公司多次被主管部门处罚。
依托并购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爱尔眼科,已经成为全球性眼科连锁医疗机构。在这一阳光赛道,公司的经营业绩曾经持续快速增长,但在2025年,公司业绩增长乏力。
截至目前,爱尔眼科尚未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状况。上半年,公司实现的归母净利润为20.51亿元,同比仅增长0.05%。
二级市场上,爱尔眼科表现也欠佳。公司股价不涨反跌,截至2025年10月17日,公司收盘价12.55元/股,复权后对比发现,股价已经跌回6年前。
慈善非议与骗保乱象
做慈善,爱尔眼科却遭到非议,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爱尔眼科在官网发文,2025年9月16日,第二十二届(2025)中国慈善榜发布,爱尔眼科年度捐赠总额21672万元(含物资),荣登“中国慈善榜·企业榜”,在1182家上榜企业中位列19位。
爱尔眼科对外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对外捐赠额为1.88亿元、3.87亿元、2.17亿元。
不过,爱尔眼科做慈善受到质疑。根据网易清流工作室的报道,爱尔眼科通过给不同的慈善基金会捐赠资金,最终善款通过隐秘路径回流至企业自家账户,这一“左手捐钱、右手收钱”运作模式,可能通过慈善行为赚取医保基金差价。
公开消息显示,2022年,爱尔眼科通过自家关联的基金会捐款,要求受助者必须到指定的爱尔眼科医院消费,善款最终回流至爱尔眼科,涉及桂林爱尔眼科医院、玉林爱尔眼科医院等分支机构。
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5年,由爱尔眼科发起。2021年至2024年,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连续四年向H基金会分别支付1403.1万元、919.94万元、1970.35万元和1291.8万元,用于“眼病防治”或“眼健康公益”。在收到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善款”后,H基金会将多笔资金转给了爱尔眼科的关联子公司,用于“救助困难致盲性眼部患者”“眼部患者手术费”等。
如果仅仅是自己捐出去的钱通过为患者看病治疗方式最终回流至公司自身账户,虽然有损捐赠的公信力,但还可以理解。但是,爱尔眼科在为患者“义诊”过程中还赚取了医保差价,既赢得了好名声又捞到了钱财。
前几年,长江商报记者也曾接到投诉称,爱尔眼科打着“义诊”下乡名义,诱导老人到其爱尔眼科的医院做白内障等手术,老人不出一分钱,只需将医保卡交给医院。投诉者质疑称,这些老人是否真的都需要做手术,做了什么样的手术,老人自己并不真正知晓,医院为老人“手术”刷了医保卡,套出了医保基金账户资金。
近年来,关于爱尔眼科分支机构骗保事项频频被曝光。
据象山县医保局调查通报,在2023年11月至2025年5月期间,象山爱尔眼科医院开设“目录外项目睑板腺检查串换成医保目录内项目角膜地形图检查收费”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存在串换项目收费的违法行为。该医院被罚款13.15万元。
2024年,阳江爱尔眼科医院存在超标准收费、超医保支付范围、超执业范围执业、项目内涵不符等违规行为,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24万元被追回。
商誉87亿业绩股价承压
民营眼科巨头爱尔眼科的基本面有待改善。
从2011年开始,爱尔眼科频繁推进同业并购,较为知名的收购有,2017年,爱尔眼科斥资12亿元左右收购欧洲连锁眼科医疗机构ClínicaBaviera,2020年作价18.7亿元收购天津中视信等30家眼科医院。
疯狂“买买买”,爱尔眼科的步伐没有停歇。2024年5月31日,爱尔眼科宣布收购52家医疗机构部分股权,交易金额合计约为13.44亿元。2025年5月,公司出资6.5亿元收购深圳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及特定债权项目。
收购不断,爱尔眼科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达352.69亿元,较2011年底的17.22亿元增长超19倍。
频频收购,爱尔眼科的经营业绩也曾持续快速增长。
2012年,爱尔眼科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0亿元、1.83亿元,到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67亿元、33.59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11.4倍、17.35倍。
但是,2024年开始,爱尔眼科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83亿元、35.56亿元,同比增长3.02%、5.87%,年度增速均创新低。
2025年上半年,爱尔眼科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快;归母净利润为20.51亿元,较上年同期仅增加107.58万元,增幅为0.05%。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下降12.97%。
频频收购,净利仍然停滞不前,而公司商誉高悬,存在减值风险。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商誉为87.22亿元。
二级市场上,爱尔眼科的股价也停滞不前。2025年初,公司股价为13.25元/股,10月17日收盘价12.55元/股,整体而言,不涨反跌。
K线图显示,2021年7月1日高点以来,爱尔眼科的股价下跌了70%。公司目前的股价已经跌回2019年同期水平。
作为千亿市值的民营眼科龙头,爱尔眼科如何平衡合规与业绩增长,做大众真正信赖的眼科医院,需要好好考虑。
视觉中国图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