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杨振宁先生去世的消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这位物理学界的泰斗,10月18号在北京走了,享年103岁。 说实话,能活到百岁高龄的科学家本就不多,像他这样在物理学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的更是凤毛麟角。他最被人熟知的就是拿了诺贝尔奖,但这只是他成就的冰山一角。很多圈内人都说,他的学术贡献远比一个诺奖要厚重得多。 我特别佩服他一点:这么大个科学家,居然一点架子都没有。中科院的葛墨林院士说过,杨先生是个什么话都能跟他说的忠厚长者。这太难得了——要知道不少有学问的人脾气也大,可杨先生始终保持着谦和。 他常对年轻人说“宁拙毋巧,宁朴勿华”,这八个字现在想想特别有分量。在这个人人都想走捷径的时代,这种踏实做学问的态度真的太珍贵了。 杨老晚年最惦记的就是中国科学的发展。他老是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要敢于探索未知。有他在,中国科学界就像吃了颗定心丸。现在回头看看,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在给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打气——看,我们中国人也能在物理学最前沿做出世界级的贡献。 虽然他走了,但他留下的不只是那些高深的物理理论,更是一种做学问和做人的态度。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也搞不懂杨-米尔斯理论到底在说什么,但我们可以学习他那种踏实、谦逊、坚持的精神。 一个时代落幕了。杨先生,一路走好。希望你牵挂的中国科学,能像你期待的那样,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