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的老人总记混自己年纪,却把身后事叮嘱了一遍又一遍——"娘家人一定要来"。这不是固执,是她揣了一辈子的念想,哪怕嫁出门几十年,骨子里还认着那份血脉里的规矩。 现在年轻人总说亲戚不走就淡了,白事一条龙两三天就收尾,可老人不懂这些。她只知道"人留名燕留声",娘家人到场,是她对娘家最后的牵挂,也是对自己一生的交代。 最难得的是那位侄孙,明明已是第三代,却还能隔三岔五去看姑婆,把老人的叮嘱记在心上。都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拉倒",可亲情哪是靠辈分隔的?是靠有人愿意接过那份惦记,守住那些看似老旧却温热的规矩。 那些被年轻人嫌麻烦的老礼,从来不是束缚,是亲情的"保鲜剂"。没有了这些仪式感,血缘不过是个冰冷的名词。 你们觉得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