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网最烦恼的男就是超群了吧! 不是因为安娜身份证搞下来了也不是因为安娜体验也搞好了而是因为苏美拉签证办好了,想来中国,你说烦不烦 刷到这段记录安娜一家日常的视频时,不少人都以为“这下该顺了吧”——安娜身份证流程全搞掂,体检报告各项指标都正常,镜头里超群和姐姐拿着报告笑的样子,一看就松了口气。可没成想,前几帧里安娜见着爷爷奶奶还躲得飞快,连递过来的糖都不接,网友看了都忍不住发弹幕“这隔代亲咋这么难搞?咋整啊!”结果没几期视频,剧情直接反转,安娜居然抱着爷爷脖子说“爷爷我爱你”,这反差,评论区全是“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的留言。 视频里能清楚看到,安娜的身份证办理流程走完那天,超群特意拍了证件照发出来,配文“终于搞定一件大事”。但之前的片段里,安娜对爷爷奶奶是真抵触——镜头扫到爷爷奶奶想抱她,她立马往姑姑身后缩,眼睛都不往老人那边瞅。姑姑发现后没硬来,本来镜头里她想直接让老人天天陪着,后来却改成带着安娜和爷爷奶奶一起玩:有时候是三人围坐整理积木,有时候是一起看《小猪佩奇》,边玩边跟安娜说“爷爷会修玩具哦”“奶奶能做你爱吃的小饼干”。 网友看的时候还在弹幕里吵“这能有用吗?娃认生起来犟得跟牛似的”,结果没几期,镜头里就出现了暖心画面:爷爷抱着安娜上单杠,虽然有点费劲,但安娜突然冒一句“爷爷我爱你”,爷爷奶奶那笑容,比中了奖还灿烂,镜头特写给到两人泛红的眼眶,不少人都发“看哭了”。现在视频里,超群和姐姐也开始慢慢放手,有时候故意晚点回家,镜头里能看到爷爷奶奶给安娜喂饭、讲故事。姑姑在视频里解释“这叫循序渐进,跟熬粥似的,得慢慢熬才香”,有网友在评论区接“我妈也说过,有些事儿急不来,得顺其然”,就是别人常说的“慢慢来才稳当”,现在看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视频里有段苏美拉展示签证的片段,她对着镜头举着签证笑“我这就订机票,给安娜带她爱吃的巧克力”,那兴奋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可紧接着的镜头,就是皮衣哥跟家人围坐商量,说“不行,得延后”,理由是镜头里安娜刚适应中国作息,每天跟着姐姐学“吃饭”“谢谢”这些中文词,要是苏美拉现在来,怕安娜一哭,之前学的全忘了,还得重新适应。 网友看这段时,弹幕里全是“替苏美拉闹心”的留言——这事儿就跟买了演唱会门票,临进场却被告知演出延期似的,搁谁谁不郁闷?视频里苏美拉还跟皮衣哥解释“我就安安静静待着,不打扰安娜”,可皮衣哥就是不松口,镜头里他皱着眉说“不是不让你来,等安娜再稳当点,别白跑一趟”。后来有段苏美拉对着镜头吐槽的片段,她声音有点低“我想娃想得跟猫儿抓心似的,结果连来都来不了”,网友看了都在评论区说“能理解皮衣哥怕出岔子,但苏美拉当妈的心情,真不是一般人能体会的——就跟揣着糖想给娃,却被告知‘现在不能给’,急得直转悠”。 视频里有段通话录音,是苏美拉知道来华延后的第二天,给超群打的视频电话,她声音带着急切“我不要求见面,就想视频看看安娜”。当时超群在开车,镜头里能看到他握着方向盘说“等我到家给你发安娜的视频”,挂了电话后,镜头切换到他拍的片段:安娜自己玩积木、吃饭,发过去后,苏美拉的回复弹在屏幕上“为啥不让安娜跟我说话?我就想听听她声音”。 录音里超群解释“安娜刚断奶没多久,对新环境还没安全感,一看见你可能又哭,之前的适应全白费”,可苏美拉不听,反复说“不会的,我跟她说话她肯定不哭”。第二天的镜头里,苏美拉又打了电话,还是要求视频,超群只能再拒绝,说“再等一个月,等安娜能主动说更多中文再视频”。录音里苏美拉的声音有点哑“一个月太长了,我怕她忘了我”,弹幕里不少人发“绷不住了,当妈的太难了”。有网友在评论区分享“我朋友之前也这样,娃刚断奶送姥姥家,视频时一看见妈就哭,朋友急得直掉眼泪,后来硬等了半个月才好”,还说“就像别人常说的‘有些坎儿得慢慢过’,可这过程也太熬人了”。 刷完这段视频,评论区吵翻了——有人说“姑姑引导得好,安娜慢慢适应才重要”,也有人替苏美拉抱不平“当妈的想娃还得等,这也太不合理了”。镜头里安娜认亲成功、身份证到手,看似都是好事,可背后的矛盾藏不住:姑姑引导安娜跟爷爷奶奶亲近,是真为安娜好,还是无形中“替代”了母爱?皮衣哥以“保中文”不让苏美拉来,是合理考量,还是没顾苏美拉的感受?超群两次拒接视频说“等一个月”,可这一个月里,安娜会不会真忘了妈妈? 有网友在评论区说“看视频里一家人都没坏心眼,就是没坐下来好好聊”,还建议“皮衣哥要是每天跟苏美拉说说安娜学了啥中文词,苏美拉说不定就不那么急;超群要是偶尔拍点安娜对着镜头说‘妈妈好’的片段,哪怕就几个字,苏美拉也能安心等”。 总之,毕竟视频里一家人都是为了安娜,可劲儿没往一处使,反倒拧巴了。要是你们刷到这段视频,会觉得哪边更占理?要是遇到这情况,又该咋整呢?我也确实不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