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做大了,气量却变小了,维护合法的舆论环境和搞一刀切,将所有质疑和批评都当成黑公共和水军的做法,反而激起了更大的舆情,如此处理,并不高明。 有媒体指出:在坚决反对“网络黑嘴”“黑公关”的同时,企业也需要警惕另一种错误倾向:将所有的舆论质疑都简单归咎于是“网络黑嘴”、是“黑公关”,以“受害者”心态回避真实问题,对公众合理关切采取“鸵鸟策略”。 几点值得注意: 1、就拿成都车祸事件来说,官方至今没有给出权威的鉴定,事故是否和汽车产品的质量或者设计有关;仅仅放出驾驶者有酒驾行为,明显就是话说了一半,导致激烈争论; 2、企业表现出的不回应,让人心寒,要知道无论起因为何,毕竟人家作为你产品的使用者,生命逝去,却一言不发,岂不让“家人”寒心? 3、各种营销套路,话术,漏洞百出,贻笑大方,就算被人诟病和调侃,何来故意黑公关一说呢? 4、平台审核机制明显落后,但凡投诉,就下架,限流,有激化矛盾的嫌疑,对企业法务的集中投诉缺乏监管,对公关舆情以压制为主。 5、网络上确实存在黑公关,MCN机构操作,水军操弄等问题,背后都是金钱交易,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为何迟迟得不到整治和根治? 最后,还是要回到企业,领导人和产品上来说,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所在。 面对质疑,是积极改进,正向面对,是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还是绝口不提,动用工具,调动资源,发出呼吁,在话题上必须争回来,从而导致舆情发酵?面对过度营销,甚至就是吹牛,玩梗,文字游戏的事实,何来的底气将网络上所有质疑统统归纳为网络黑嘴,黑公共,水军? 要知道,这里面水军才是少数,大部分是正常的普通人在评论,甚至还有企业自己的用户,一言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早就被证明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和风范。 网络上都说日系车随便骂,网络上也说丰田车造假,网络上也说丰田章男的道歉很虚伪,但丰田,真没有动用法务,全网删帖,动辄发出法律函。 对比之下,还是能感受到区别的。 不是说好了,真诚才是最大的智慧吗?这一点,真不如西贝贾国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