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用微笑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邯郸市持续擦亮“益美邯郸”志愿服务品牌纪实
从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细致讲解到旅游专线的贴心服务,从社区的便民帮扶到体育赛事的有序引导……今年,邯郸市一批批充满活力的志愿者以专业的素养、热情的服务,活跃在各大公共场所,为城市文明形象增光添彩,成为广受好评的“城市代言人”。

10月1日,志愿者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解答游客问题。董源摄
志愿服务,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亦是彰显城市温度的窗口。近年来,邯郸市将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制度化建设为根基、品牌化打造为引领、常态化开展为目标,推动志愿服务汇聚成“燎原之火”,让“志愿红”成为城市鲜明的底色,持续擦亮我市“益美邯郸”志愿服务品牌,为深入推进“爱邯郸做贡献”注入强劲动力。

10月1日,志愿者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为游客讲解邯郸历史文化。董源摄
“志愿红”点亮绿茵场
8月24日至10月2日,2025邯郸U18青少年足球挑战赛(“郸青超”)火热进行中,18支球队历经40场激战,共吸引25万名观众亲临现场观赛,邯郸足球的关注热情燃遍全网。40天里,来自河北工程大学、邯郸科技职业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的1580余名志愿者,用细致服务为赛事圆满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确保志愿服务质量,邯郸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市委对全体志愿者开展了赛事流程、服务礼仪及邯郸文化讲解专项培训。同时,根据市体育场、市体育中心场地特点,将志愿者划分为检票组、看台流线组、服务站组、机动组等多个功能小组,高效保障了赛事各环节有序进行。
“我们在市体育场设置‘郸青超服务站’,配备赛事日程展板、文旅宣传页及饮用水,一站式满足观众需求。”市委社会工作部四科科长闫成介绍,通过联动多部门,在全市各大景区、商圈、体育场馆同步设置统一标识的服务站,构建起覆盖全城的服务网络。
赛场内,运动员奋力拼搏;赛场外,“志愿红”同样耀眼。闭幕式上,430名大学生志愿者的专业服务提升了观众观赛体验。其中,100名志愿者在中场休息时默契配合,将一面1734平方米的巨幅五星红旗徐徐展开,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为确保国旗平稳展开,我们进行了5次专项排练,每次都要走七八遍,直到所有动作分毫不差。”河北工程大学志愿者孙洪洋说。赛事结束后,志愿者们主动清理场地,仔细捡拾纸屑、水瓶,用实际行动守护赛场环境。
“全市正在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结合赛会服务、医疗急救等不同需求开展专业培训。”团市委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负责人刘乃菲表示,将通过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平台以赛促建,持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用真诚擦亮“城市名片”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国庆假日,这句亲切问候成为志愿者在全市各大旅游景点的服务标配。
为确保服务专业规范,文旅志愿者们系统学习迎宾指导、历史文化讲解等技能,重点掌握人流管控、突发事件处理等知识。“通过线下培训,围绕文明待客、服务礼仪、安全意识三大核心开展教学,帮助志愿者快速熟悉环境、进入角色。”市产投集团孔维波介绍。
国庆假日,全市1100余名大中小学生化身讲解员,活跃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的邯山书院、回车巷等点位,围绕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为游客细致讲解,协助引导参与“邯郸密令”打卡活动,指导体验中秋香囊制作、活字印刷等互动项目。

10月1日,志愿者在邯郸高铁站引导旅客进站。董源摄
在高铁邯郸东站、火车站等客流密集区,文旅志愿者设立服务岗,分组驻守进出站口,提供车次查询、公交指引、食宿推荐及景点介绍等服务。“看到志愿者们耐心指路的样子,心里特别暖。”游客李女士感慨道。
在磁县方特专线、峰峰专线等6条旅游直通车上,志愿者结合沿途文化遗迹,向乘客讲述邯郸三千年历史变迁与景区人文故事。“每次讲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都有新的感悟。”万合集团旅游直通车讲解员王晶说,讲解不仅为游客打开了解历史的窗口,也是自己锻炼能力、收获成长的宝贵实践。
峰峰矿区近千名志愿者分布在响堂山景区、磁州窑艺术馆等20余个点位,提供停车引导、购票协助等服务;临漳县50名志愿者组成“IP服务传播组”,在特色打卡点讲解历史故事……在各个热门景区,志愿者们结合地域文化打造服务亮点,传递着古城邯郸的温度与活力。

10月1日,志愿者在邯郸高铁站帮助旅客运送行李。董源摄
“夕阳红”温暖邻里情
随着全市老年群体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老同志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用经验与热情温暖社会。
丛台区星城国际小区的银龄志愿者服务队是其中之一。这支由社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队伍,自去年成立以来已吸引30位老同志加入。他们以“老助老”“老帮小”为特色,为老同志发挥余热搭建平台。
日常生活中,银龄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暖新驿站”为外卖骑手提供热水;义务为居民修补衣物;每逢传统节日,包馄饨、裹粽子送给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
银龄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刘爱芹是一名退休教师,暑假里她主动担当孩子们的家庭作业辅导员,并动员“五老”志愿者参与陪伴看护,为孩子们提供精彩的“第二课堂”。在他们的影响下,辖区在校大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让互助、友爱的文明新风吹遍社区。
“我们以‘银龄行动’为抓手,推动老年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丛台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张振峰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与志愿者协作机制,持续开展邻里守望、普法宣传、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为擦亮“益美邯郸”志愿服务品牌贡献力量。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志颖